今日A股三大指數盤中能跌超過4%是沒有想到的,深成指甚至跌幅超過5%。這幾天市場行情確實不好,雖然外部環境不容樂觀,但市場情緒也不至於那麼崩潰,這就讓人難以理解。
好在午後一波恐慌性下跌之後,在題材股的帶領下指數形成快速反擊,跌幅大幅收窄。截止收盤,滬指跌1.13%,深成指跌1.12%,創業板指跌0.63%。
值得注意的是,午後跳水過程中市場成交量明顯放大,恐慌盤湧出。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1617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518億。
近兩天的暴跌已經不能“甩鍋”給油價和俄烏衝突了,昨晚外圍股市也已經平穩下來,只能説A股自身行情太弱,背後大資金砸盤者所致。
外資、融券資金,以及股指期貨等,這三大資金近期一直在暗中發力,始終壓制A股不給上漲。下午的跳水也是因為A50被空頭瞬間打下去所致。
雖然今天三大指數都有着一定的反抽,若是以此作為見底信號還是有點不切實際,行情上依然表現很弱。並且外部環境依舊不明朗,誰知道內資以此為由還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不過長期來看,A股依然值得期待,主要是對中國經濟和政策環境對市場轉向友好十分樂觀。
央行釋放積極財政
3月8日晚間,人民銀行消息稱,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為增強可用財力,今年人民銀行依法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總額超過1萬億元,主要用於留抵退税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支持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
央行利潤來源:央行通過自身資產負債規模和結構調整來進行貨幣政策執行,由於資產端收益率(比如外匯佔款對應的外匯儲備有經營收益,MLF、再貸款等央行對銀行債權有利息)整體高於負債端收益率(比如現金投放0利率,財政存款算活期利率,法定準備金存款利率1.62%),央行獲得息差收入,從而形成了利潤留存。
實際上,央行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一事,已在官方文件中被提及。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利潤,是我國的慣例做法,也是統籌財政資源、跨年度調節資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銀行也是上繳單位之一。
從對流動性的影響來看,信達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人民銀行上繳利潤進入國庫,不會對銀行間流動性造成直接影響。“當然財政支出時,會再從國庫進入商業銀行,那時候會形成流動性投放,不過所有財政支出都有這個效應。”。
中金公司認為,這並不僅僅是一種財政行為,而是一次財政和貨幣“協同式”寬鬆,不僅有力地支持了財政擴張的節奏,提高廣義貨幣的投放的同時,也增加了基礎貨幣的投放,而且改善了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在對經濟的提振效果上,上繳利潤再投放的效果遠好於等量的降準。
另一種見底信號
在市場指數大幅調整的背後,多家權益基金卻採取了放寬大額申購的措施,包括張坤、朱少醒、崔宸龍等,他們旗下的權益基金先後放寬了申購的額度限制。
從最近幾個月時間來看,基金公司自購的意願也明顯升温,基金放寬大額申購和基金自購力度加大,也被市場認為是見底的信號之一。
今日滬指跌破3300點,市場正逐漸接近估值底部的區間位置。隨着近期市場指數的快速下跌,市場的平均估值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降。
在市場處於底部區域附近,往往會傳遞出積極的政策回暖信號。與此同時,還會伴隨着產業資本的大舉增持行動。
產業資本的嗅覺更為靈敏,當市場出現產業資本密集大幅增持的行為時,往往意味着市場距離真正的大底部已經非常接近了。
此外,源於對後市的堅定看好和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考慮,基金公司又開始了大舉自購。
3月9日,永贏基金髮布公告,於航掌舵的永贏成長遠航一年持有混合將於3月16日開始募集,公司擬於基金募集期內出資3000萬元認購該基金A類份額。
除永贏基金外,還有多家基金公司及多位基金經理於近期紛紛出手自購,僅春節以來基金公司自購或擬自購金額已超3億。
面對基金公司的集體自購行為,可以視作是機構投資者的一種佈局思路,可以看作專業機構投資人看好市場的信號,但並不能將其作為自身“抄底”的唯一參考。
後市
目前依然堅持多看少動策略,弱勢局面需要時間消化,未來市場或出現新的一輪震盪築底走勢,還需等待企穩信號。
對於A股後市,川財證券表示,當前國內市場面臨“外憂”和“內穩”的局面。海外方面,俄烏衝突對大宗商品擾動持續,推動全球通脹預期上行,而通脹上行壓力下,美聯儲加息預期也在升温,海外股票資產價格下行而避險資產價格上漲對國內市場形成一定的擾動。
操作上,還是那句話短期觀望為宜,中長期適當逢跌逐步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