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海底撈難“撈”,呷哺業績待“哺”!“火鍋雙雄”為何變“難兄難弟”?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財經

疫情影響之下,火鍋江湖再生變局。

8月14日晚間,海底撈發佈盈利預警。公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海底撈預計收入不低於16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不超過17.0%;淨虧損預計2.25億元至2.97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為9650萬元。

無獨有偶,呷哺呷哺也於當晚發佈盈利預警公告,稱公司上半年預計虧損2.7億元至2.9億元。

曾經叱吒餐飲界的“火鍋雙雄”,如今卻在同一時間節點雙雙發佈業績虧損預告。事實上,從“火鍋雙雄”到“難兄難弟”,一切似乎早有預兆。2021年以來,海底撈、呷哺呷哺還先後經歷了大規模閉店、頻繁換將等一系列動作。

海底撈、呷哺呷哺雙雙虧損,火鍋不香了?

8月14日晚間,兩大火鍋上市公司雙雙發佈業績虧損預告。

根據海底撈發佈的盈利預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預計營業收入不低於167億元,同比下跌不超過17.0%;同期,淨虧損約為2.25-2.97億元,上一年度則錄得淨利潤約9650萬元。

海底撈盈利預警公告

對於營收下降,海底撈稱主要由於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影響導致中國內地部分餐廳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導致客流量減少,以及因“啄木鳥計劃”餐廳數目對比2021年同期減少。

而對於淨利潤預期的大幅虧損,海底撈則將此歸咎於兩大方面:一是“啄木鳥計劃”下部分門店關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發生的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合計約人民幣2.55億元至3.27億元;二是中國內地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反覆,若干餐廳在一段時間內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但仍有固定開支及員工成本產生。

據悉,“啄木鳥計劃”是海底撈於2021年11月公佈的一項改革措施,包括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門店、重建並強化部分職能部門、強化內部管理和考核機制、收縮業務擴張、期望進一步改善公司經營狀況等。而這項計劃最惹人矚目的一點,便是海底撈決定在2021年前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門店。

遭遇業績滑坡的不止海底撈。當日晚間,“小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也發佈了盈利預警。

呷哺呷哺在公告中指出,2022年上半年,公司預計營收約21.6億元,同比下跌29.0%;淨虧損預計為2.7-2.9億元,較上一年度的虧損0.47億元同比擴大了約474.47%-517.02%。

針對虧損擴大,呷哺呷哺同樣將其歸因於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大部分地區的餐廳仍然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充分營業。”同時,呷哺呷哺指出,其所在的116個城市中,受到疫情影響的有92個,佔比約79%,尤其主要一線城市受疫情影響嚴重,如北京、 上海、深圳、天津等。

2021年大規模閉店,“火鍋雙雄”變“難兄難弟”

公開資料顯示,海底撈、呷哺呷哺均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末期,二者分別憑藉細緻入微的服務及獨特的“台式小火鍋”模式,在國內火鍋市場名噪一時,更是被業內並稱為“火鍋雙雄”。

2014年,呷哺呷哺率先登陸資本市場,在港交所上市,經營業績也由此扶搖直上。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呷哺呷哺的營業收入由24.25億元增至47.34億元,淨利潤由2.63億元增至4.62億元,近乎實現翻番增長。

與此同時,為了擴大規模及影響力,呷哺呷哺還於2016年推出“千店計劃”。據媒體報道,呷哺呷哺以每年平均新增一百多家門店的速度,於2019年達到“千店”規模。

圖源網絡

而另一邊,躋身“火鍋一哥”的海底撈也不甘居落後,於2018年登陸港交所,並於次年進入瘋狂擴店時期,僅2019年就新增門店308家。

新冠疫情暴發後,海底撈仍不減開店速度,於2020年新開業門店544家,平均每天新增1.5家店,創下了公司成立以來擴店速度最快的歷史紀錄。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再新增299家門店,門店總量高達1597家。

門店數量的迅猛增長,也推動了海底撈營收的快速膨脹。財報數據顯示,海底撈營收由2018年的169.69億元飛速增長至2020年的286.14億元,兩年內近乎實現翻番。

而對於品牌的疾速擴張,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也持樂觀態度。張勇曾公開表示:“穩定了就衝鋒,不穩定了就穩定,穩定好了再衝鋒,這是我的使命。”

不過,一路狂奔式的瘋狂擴張,卻讓“火鍋雙雄”淪為了“難兄難弟”。受疫情衝擊影響,2021年以來,海底撈、呷哺呷哺的業績急轉直下,更是多次面臨大規模閉店的窘境。

2021年11月,海底撈實施了“啄木鳥計劃”,宣佈將逐步於年底前關閉300家左右經營業績不如預期的門店。然而,2022年上半年,海底撈仍未停止其閉店的步伐。

據極海品牌監測平台的最新數據顯示,海底撈在今年6月底前共計有1247家門店,去年12月底有1326家門店。以此計算,今年上半年,海底撈門店數量減少了近80家。

另一邊,呷哺呷哺的財報數據也顯示,於2021年共計關閉了229家門店。截至2021年,呷哺呷哺旗下門店數量總計為1024家,較2020年下降了177家。

不過,在2022年上半年的盈利預警中,呷哺呷哺在提及“大部分地區的餐廳仍受疫情影響,無法充分營業”外,還樂觀地表示,“上半年新開業餐廳21家,全年新開業餐廳預計約100家”。

高層變動頻繁,“火鍋雙雄”風光不再?

從一間岌岌無名的小火鍋店,到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海底撈用了24年,呷哺呷哺則用了15年。而從高光時刻到如今漸漸走下神壇,海底撈、呷哺呷哺僅花費了短短數年。

這背後,頻繁的高層人事變動,也讓這對曾經的“火鍋雙雄”淪為“難兄難弟”埋下了伏筆。

以呷哺呷哺為例,未來網記者梳理後獲悉,自2021年以來,呷哺呷哺先後經歷了“更換行政總裁”“罷免董事”等多起重大人事變動。

圖源:@呷哺呷哺

2021年4月,呷哺呷哺發佈公告表示,公司子品牌“湊湊”CEO張振緯因個人原因離職,不再擔任“湊湊”CEO職務,並卸任公司所有職務。彼時,業內有聲音稱,張振緯的離開是為了自己的個人事業。

天眼查顯示,2021年5月,在離開湊湊的一個月後,張振緯名下的上海謝謝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張振緯任執行董事,註冊資本為1500萬美元。

而就在呷哺呷哺因高層變動備受業內關注之時,2021年5月及6月,呷哺呷哺再度出手,連發公告罷免時任董事兼行政總裁趙怡的職務。

頻頻的高層變動,無疑讓呷哺呷哺“雪上加霜”。據此前媒體報道,張振緯離職當日,呷哺呷哺股價下跌14.91%;趙怡被解除職務當日,呷哺呷哺的股價再度暴跌14.97%。

相較之下,海底撈的高層人事變動,更是在業內一度掀起熱議。今年3月,海底撈發佈人事任命公告,張勇不再擔任CEO一職,但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最牛服務員”楊利娟升任CEO。

彼時,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對於盲目擴張之下的海底撈,楊利娟無疑扮演着“救火隊長”的角色。

但即便如此,海底撈的此番人事變動同樣不被部分業內人士所看好。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此次人事變動是基於整個海底撈的業績利潤與股價持續下跌的調整方案。

“從整體來看,目前海底撈麪臨的是品牌老化、場景老化、服務體系老化、菜單老化,以及整個體系機制的老化。而楊利娟作為海底撈元老級的人物,對於整個海底撈現狀的改變,應該不會起多大的作用。不過,隨着楊利娟接替海底撈CEO職務,勢必會有一些新舉措的出台,整個市場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朱丹蓬表示。

二級市場上,自2021年以來,海底撈的股價也繼續低迷,截至8月16日收盤,海底撈報16.68港元/股,總市值為929.7億港元,較巔峯時期蒸發近3000億港元。呷哺呷哺則收於3.25港元/股,總市值僅為35.3億,較巔峯時期縮水超250餘億港元。

(未來網記者凌萌綜合自南方都市報、每日經濟新聞、中國新聞週刊、環球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