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增長停滯、主營PC業務受困於大環境遇冷,剛剛發佈財報的聯想煩心事不少。
數據顯示,聯想的營收同比增速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從去年同期的27%跌至如今的0.2%,毛利率也較上一季度有所回落。從營收結構來看,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的收入和溢利同比分別下降了3%和2%,PC這隻現金牛變得有些虛弱。
增速下滑的背後,PC市場整體蕭條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Canalys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季度全球PC產品均出現負增長,包括聯想在內市佔率前五的廠商出貨量全部同比下滑。
當PC市場萎縮成為一個不可逆的趨勢,聯想也是時候向市場講點新故事。
然而,過去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基礎設施方案業務和方案服務業務表現並不爭氣,本季度營收、經營溢利同比增速均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
在此背景下,聯想將智能教育大屏業務推向了舞台中心。只不過,面對科大訊飛、新東方、華為等強敵,聯想有沒有勝算?
(圖片來自UNsplash)
Q2營收僅微增0.2%,聯想駛進減速帶
8月10日,聯想公佈2022/23財年第一財季(截止2022年6月,下文簡稱Q2)財報。儘管外界早已意識到疫情、通貨膨脹、全球經濟下行和供應鏈危機等諸多不利因素短時間內不會完全消失,投行和分析師也主動調低預期,但聯想交出的最終成績單還是多少有些令人失望。
財報顯示,聯想Q2總營收為169.56億美元,同比增長0.2%,排除匯率波動影響的同比增幅為5%;淨利潤錄得5.16億美元,同比增長11%;毛利潤錄得28.69億美元,同比增長2%。對於這個成績,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滿意。
“儘管業務因市場變化而面臨挑戰,但聯想上季度在PC市場的份額依舊處於高位,新的增長曲線也在形成。”
(圖片來自聯想財報)
楊元慶的底氣,或許來自聯想營收、淨利潤連續九個季度實現雙增的成績。在上面提到的眾多不利因素影響下能拿到這份成績,也的確相當不易。但細看毛利、成本等分項數據以及具體營收結構就能發現,聯想的問題絕不止營收增長停滯那麼簡單。
一方面,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速在過去幾個季度持續下滑,甚至毛利率、淨利潤率等數據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步。
歷史數據顯示,在此前四個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27%、23%、17%和7%,一直走在下降曲線上。從營收結構來看,主營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本季度收入下滑是拖累集團總營收的主要原因。畢竟從營收佔比來看,PC業務仍是聯想最重要的現金牛,其地位遠非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和方案服務業務集團可比。
利潤端也有類似的狀況。今年Q2,聯想除税後溢利為同比增幅僅為11.13%,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可是高達96.36%,哪怕算上淡季的數據,上一財年全年也錄得63.37%的同比增長。與此同時,聯想Q2毛利率也跌至16.9%,較上一季度下滑0.3%。毛利率走低,可以間接揭示聯想在過去一個季度遭遇的成本壓力。
數據顯示,Q2聯想銷售及分銷費用、研發費用分別錄得8.79億美元和5.11億美元,均出現同比增長,唯有行政費用錄得下滑,長期以來飽受質疑的重營銷策略仍在延續。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説,主營PC業務的增長瓶頸尤為明顯。
本季度,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的收入和溢利同比分別下降了3%和2%,跌幅乍一看並不大。但如果你能認識到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有其是PC產品對聯想的重要性,就應該明白該業務的退步意味着什麼。
數據顯示,Q2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營收為142.73億美元,營收佔比高達89%;基礎設置方案業務集團和方案服務業務集團分別為20.86億美元和14.55億美元,體量和營收貢獻率依舊相當有限。而在聯想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中,PC產品銷售收入佔比又高達78%,依舊以一己之力撐起集團的營收。
同樣對比歷史數據,此前四個季度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的收入分別錄得28%、24%、16%和18%,上一財年(截止2022年3月31日的12個月)還剛剛創造了623億美元的營收紀錄,如今卻已跌入谷底。
一代PC霸主跌落王座,究竟是自身產品不爭氣,還是市場大環境實在太糟糕?
價值研究所就認為,這兩種説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後者明顯對聯想Q2業績影響更大。
在疫情之後,PC市場曾迎來一波難得的增長潮。從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四季度,全球PC市場連續七個季度錄得正增長,一掃此前多年的頹勢。然而,進入2022年之後,增長勢頭戛然而止,聯想等PC廠商也再次感受到陣陣寒意。
Canalys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季度全球PC產品(包括台式機、筆記本和工作站)總出貨量分別下降51.%和15%,中國市場也分別下降了1%和3%。
(圖片來自Canalys)
除此之外,供應鏈危機和芯片荒也還在延續,對PC生產和交付帶來了一定影響。
在去年三季度,摩根士丹利曾在一份研報中指出PC市場的芯片荒有所緩解,並下調了部分PC芯片公司的投資評級。根據大摩在當時的預測,筆記本的芯片供應問題將最快得到解決,遊戲主機的供應鏈危機則可能要延續更長時間。
然而,由於去年下半年PC市場景氣程度超出華爾街預期,摩根士丹利這份研報的論點和預期都被推翻。錯估形勢、備貨計劃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半導體公司和PC廠商則壓力激增,惠普CEO Antonio Neri則直言芯片供應問題會在2022年上半年變得嚴重起來。
雖然不能把今年前兩個季度PC出貨量下滑的原因全部推給供應鏈危機,但也無法否認這一不利因素讓PC行業雪上加霜的事實。
平心而論,在如此糟糕的大環境下,聯想市場份額依舊有很大領先優勢,為何保持這個成績聯想也已經做了不少努力。
來自IDC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聯想PC出貨量1750萬台,雖然出現了12.1%的同比下滑,但還是以24.6%的市佔率高居榜首,市場份額甚至比去年同期還高了接近一個百分點。
根據Q2財報裏透露的數據,高端產品收入同比增長8%,是其PC業務中最大的亮點。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得益於及時推出的高端新品,尤其是產品線主要覆蓋7000-10000元區間的拯救者系列遊戲本。
趕在一季度末,聯想發佈了全新拯救者Y9000P 2022款遊戲筆記本。根據雷科技的詳細測評,這款新品的配置和性能在同級別競品中已經達到頂尖水準。
配備140W滿功耗RTX3060 6GB的顯卡,17-12700H的內存支持,還有2560×1600分辨率165Hz高刷屏和通過HDR400認證的500nits亮度對於遊戲玩家來説相當良心。在跨平台測試軟件Crossmark上,Y9000P也拿到1771的中鋒,無論生產率、創造性還是反應能力都遠超同等價位的M1 iPad Pro。
然而,聯想再努力也無法抵禦PC寒冬。
只要翻看惠普、戴爾等競爭對手的成績就能發現,出貨量和銷售額齊跌已經成為頭部廠商的共同宿命。同樣來自IDC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市佔率排名前五的廠商單季出貨量全部出現同比下滑,除了排名第三的戴爾之外其他廠商的跌幅都要高於聯想。
這些競爭對手的處境,有一個算一個,都比聯想更加艱難。據外媒報道,戴爾將三季度顯示器和筆記本面板訂單砍掉了50%。在今年6月份的股東大會上,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更是直接表示PC市場的“反轉”已經到來。
“宏碁的庫存週轉天數已經從疫情前的7.8周延長到現在的8周,整個PC市場都呈現出供大於求的趨勢。”
當PC市場萎縮成為一個不可逆的趨勢,聯想也是時候向市場講點新故事了。不過是選擇繼續相信基礎設施方案業務和方案服務業務,還是尋找另一條出路,聯想也需要做出抉擇。
談到聯想的多元化轉型,一直備受關注的基礎設施方案業務和方案服務業務肯定是兩個繞不開的關鍵詞。
但客觀來説,這兩項業務的表現真的達到聯想和市場的預期了嗎?答案恐怕沒有那麼樂觀。
數據顯示,Q2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船下水21億美元的收入紀錄,但14%的營收同比增速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長已經出現放緩跡象。方案服務業務集團也有類似的情況。本季度,該業務集團營收及經營溢利同比分別增長了23%和25%,遠低於去年同期的38%和51%,後者更是直接腰斬。
而且和PC業務不一樣的是,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和方案服務業務集團主攻的雲服務、IT基礎設施和新IT服務等賽道目前正處在增長期。換句話説,這兩塊業務增速回落主要不是怪市場大環境不行,而是聯想自己不爭氣。
以IT基礎設施市場為例。根據Gartner統計的數據,截止2021年中國IT基礎設施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且過去五年始終保持同比增長。但在市場佔有率上,華為、阿里巴巴和騰訊牢牢佔據第一梯隊,聯想是望塵莫及。
老路走不通,聯想當然不會停止找新出路。在過去一個季度,聯想的動作也不少:發佈邊緣服務器SE550V2切入邊緣人工智能和邊緣雲等賽道,招聘汽車研發人才試圖加入造車大軍……
不過在Q2財報中,被聯想拿來重點宣傳、分擔火力的則是另一個此前並沒有引起廣泛關注的業務:智能教育大屏。根據財報透露的信息,起步僅僅一年的聯想智能教育大屏已經成為業內TOP 3級別的品牌,進步可謂神速。
今年6月23日,聯想智慧教育也舉辦了2022新品發佈會,一口氣推出智慧教育大屏M1 Pro Gen2、教師機2.0等硬件產品,以及雲互動平台、備授課5.0等軟件服務。加上6月份發佈的一系列新產品和服務,聯想的智慧教育業務已經可以基本覆蓋教師備課、授課和課後互動的各個環節,產品矩陣初顯雛形。
在這場發佈會上,聯想中國區大客户業務羣智慧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金鑫向媒體表示,國內有82.3%的教師有意願使用創新教學方式,但有80%還沒有實現夢想——這就意味着,智慧教育市場大有可為,潛力還遠遠沒有完全釋放。
對於金鑫的説法,價值研究所認為也不無道理。
最新發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中提到,有關部門將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模式,豐富數字教學資源和服務。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傳統課堂向數字課堂升級的趨勢愈發明顯,相應的硬件產品需求自然水漲船高。
艾瑞諮詢統計的數據顯示,教育智能硬件市場整體規模過去幾年一直在提升,且智慧教育大屏等創新產品的增速一直高於傳統硬件。2021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達到了453億元,同比增長32%,新興品類智能教育硬件出貨量則同比暴漲82%,遠超傳統品牌的15%。
不過眼看市場在爆發,有心染指的又豈止聯想一家。
早在2020年便發佈第一代智慧教育大屏的科大訊飛,就是這條賽道上的領頭羊。過去兩個財年,科大訊飛智慧教育業務營收同比分別增長70%和49%,是該集團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
雖然財報中沒有列出各類產品、服務的營收佔比,但從公開曝光的採購信息和官方宣傳來看,包括智慧大屏在內的教育硬件產品貢獻肯定不會少。公開資料顯示,僅僅今年一季度,科大訊飛就相繼在福建三明市、四川綿陽市拿到總值1.75億元的智慧教育產品採購訂單。
今年5月份,新東方旗下的OK智慧教育也發佈了新一代教育大屏,由OK教育創始人賈雲海親自站台帶貨。緊隨其後的還有華為等巨頭。可以斷定,智慧教育大屏市場很快也會捲起來,聯想這條新出路絕不會平坦。
在2017年5月份回巢之後,執行副總裁劉軍一直被視為聯想轉型大計中的重要人物。而針對聯想的轉型方向,劉軍有過猶豫和掙扎,但最終還是意識到一個事實:聯想的長處在硬件,任何轉型計劃都不應該脱離這個基本盤。
在迴歸後首次接受公開採訪時,他就向外界説出了著名的“一個軸心、兩個輪子”理論。
“一個軸心是以用户需求為中心,兩個輪子分別是內部研發、外部投資合作,聯想甚至會考慮推出新的品牌。”
在智能硬件領域積累的技術、客户資源,讓聯想在短短一年內成為智能教育大屏市場的TOP 3廠商,成績固然值得稱道。但殺入深水區之後,想往前行進每一步,都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代價。
最後,給大家整理了聯想Q2財報的要點圖,如需觀看更多財報一圖懂,私信所長回覆【財報圖】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