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潘磊 編輯 | 子鉞
頭圖 | 圖森未來官網
“自動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可能被迫在中美市場“二選一”。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圖森未來正在通過出售中國業務的形式,換取美國政府在“安全問題”方面放行,並由此專注於美國市場。
這樁交易作價10億美元,潛在接盤方包括博裕資本等投資機構。
圖森未來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創業邦,有關10億美元出售中國業務屬於假消息,“目前PR部門正在準備就此發佈公開聲明”。
博裕資本位於北京的辦公室沒有回應有關“收購圖森未來中國業務”的傳言。
公開資料顯示,在傳出中國業務被收購之前,圖森未來的確遭遇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 的持續調查。
行業人士認為,圖森未來的遭遇表明,初創企業即將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在於,是否成為“美國原生企業”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圖森未來的中國樣板
根據創業邦睿獸分析提供的融資軌跡顯示,從A輪到最終實現IPO,圖森未來一共獲得了十輪融資,不完全統計情況下,IPO前的融資金額就超過了7億美元。
這是一個最早來自於中國,並在美國加州開發先進自動駕駛技術,同時接受包括美元基金在內的多輪投資,最後再赴美上市的完整發展故事。
圖森未來成立於2015年9月,最初的名字叫“圖森互聯”,從事的也不是自動駕駛業務,而是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為新浪微博這個最大的客户提供廣告優化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圖森互聯能夠為用户瀏覽過的圖片添加標註,從而幫助廣告主更加精準地向特定人羣投放廣告。
這家初創公司憑藉這項技術能夠獲得多達2000萬的年營收。
但這種技術的應用場景依賴於類似於新浪微博這樣的互聯網大廠的資源支持,公司必須尋找新的方向,於是就瞄準了當時正在崛起的智能汽車行業。
這也有賴於創業公司做大做強的那種常見組合——這家公司的兩位核心創始人正好符合“商人+科學家”的成功樣板——CEO陳默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先後做過遊戲、廣告等,而CTO侯曉迪本科畢業於上海交大,並在加州理工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是計算機視覺專家。
這個組合很快就拿到了自己的大客户——新浪微博的A輪融資,而且金額達到了5500萬元人民幣。
睿獸分析提供的信息顯示,從2016年4月的A輪再到2019年9月的D+輪融資,新浪微博基金都是關鍵參與者。
在此期間,治平資本、英偉達、鼎暉投資、UPS(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Mando Corporation(萬都,韓國一家汽車零部件巨頭)等先後投資圖森未來。
D+輪之後,大眾汽車集團、Navistar(美國卡車品牌)、Goodyear Ventures(固特異創投)、Werner Enterprises(沃納,美國一家物流運輸公司)等也先後投資了Pre-E到F輪的IPO前的投資。
無論是從投資者還是客户角度,圖森未來最早從2019年開始,業務重心已經逐步傾斜到美國。
當年完成D+輪融資時,圖森未來的業務已經在美國開始加速商業化落地,並在美國服務多達18個客户,同時在鳳凰城開始了自動駕駛試運營。
同期在中國市場,圖森未來也有一些“示範項目”,但多數都是與上海臨港等城市主體進行“試點”,跟企業客户之間的合作並不多見。
創業邦注意到,圖森未來官網的“新聞”欄目,已經基本看不到其與中國客户合作的資料,總部也已經被標註為“聖地亞哥”。
“出身論”或影響投融資市場
事實上,圖森未來掛牌納斯達克上市不久,美國監管機構就開始關注這家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CFIUS最早在去年8月就開始調查圖森未來。
圖森未來在提交給CFIUS的一份報告中稱,公司高層沒有任何一名中國公民。其中CTO侯曉迪是美國公民,CEO陳默是加拿大公民,另外一個擁有大約5.8%投票權的機構也由一名美國公民控制。
今年2月中旬,CFIUS結束了對圖森未來長達數月的調查,但條件是後者的自動駕駛技術需要接受美國政府的監督,同時與參加了多輪融資的新浪有關的兩名董事將會離職。
但有關這次10億美元出售中國資產的傳言表明,美國政府對於圖森未來的高壓監管並未放鬆。
蔚來資本董事總經理管宇凡告訴創業邦,圖森未來沒什麼中國業務。
關於圖森未來的遭遇會否影響“中國應用場景+美國技術和資本+赴美上市”的投融資發展模式,他認為這要看美國具體如何認定,“羅曼·阿布拉莫維奇擁有以色列國籍,但照樣沒有躲過去”。
根據目前的情況,也許只有美國的原生公司才不會惹來麻煩,“特斯拉、蘋果的生產基本上都在中國,一多半市場也在中國,為什麼不制裁?”
對於這類公司的出路,他認為當前的政治局勢很難判斷,但是國內需要給類似於自動駕駛、激光雷達這樣的目前沒有利潤、甚至沒有收入的初創高科技公司,提供一個上市和退出的渠道。
招銀國際證券資深人士白毅陽認為,事實上很多自動駕駛企業走的都是中美兩條線並行發展。“相對而言,美國西部對自動駕駛數據和技術研發的環境比較寬鬆,同時用户場景簡單,因此落地較快”。
關於圖森未來的遭遇對於中國自動駕駛投融資市場的影響,他認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業務層面,中美市場二選一對於發展美國業務有影響,但目前自動駕駛還處於發展期,短期內中國市場蛋糕足夠大;在投資層面,目前看來以後赴美上市會遭遇困難,相當於少了一個IPO渠道。目前來看港股市場對於硬科技並不感冒,未來的退出方式將會更加關注A股市場。
公開信息顯示,恆生科技指數已經從去年初的11000點,暴跌至目前的4300點左右,跌幅超過60%。
他指出,對於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來説,發展路徑很可能是“本地數據-本地算法-本地上市”。
商業戰略諮詢專家周掌櫃認為,中美“科技脱鈎”應該是已經發生並且會持續深化的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
對於科技企業來説,在中美市場“二選一”情有可原,也符合自身發展的戰略需求。類似於圖森未來這樣放棄中國市場的情況,未來一些起家於中國、但成長為全球性科技企業複製這種策略的可能性也很大,“這方面我們應該寬容一些比較好,因為這也是保持中國科技與世界聯絡的重要方式”。
對於投融資市場的影響,他認為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這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中美戰略競爭的走向問題,初創企業是否需要也開始就規劃好在中美兩個市場運營,要看企業性質和技術性質,“有必要不必忌諱”。
根據創業邦瞭解到的情況,一些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已經意識到數據安全面臨的監管問題,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不接受外資投資,以確保能夠順利登陸相應的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