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開放銀行、物聯網金融 勢不可擋的金融數字化轉型背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羣12月29日,北京市首個央行數字貨幣應用場景落地豐台麗澤商務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方面向經濟觀察網透露,上海將成為第二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此前,數字人民幣已在深圳、蘇州展開試點,蘇州試點相比深圳試點內容在技術上增加了線上電商功能和“雙離線”功能,且試點銀行也從四大國有銀行擴大至六大國有銀行。市場預計,數字人民幣在第二批試點將可能進一步擴大試點內容。
隨着多城市試點,數字人民幣融入百姓生活的步伐漸行漸近,這勢必催生出手機硬件數字貨幣錢包的大量需求,一方面是現有手機升級支持硬件數字錢包,另一方面則是新推出的手機實現對數字錢包的支持。
“自從人民銀行研究數字貨幣以來,紫光國微研究院就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小組,對數字貨幣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能夠提供基於央行專利中提到的多種硬件數字錢包形態,如手機-eSE、手機-安全SD卡、手機-SIM卡、可視藍牙IC卡和IC卡等的數字貨幣支付終端解決方案。”紫光國微(SZ002049)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道傑稱,芯片作為信息技術產業鏈的上游核心產品,廣泛應用於由此衍生出來的大量金融應用場景,如金融科技發展衍生出來的開放銀行、物聯網金融、數字貨幣等新興應用場景。
金融科技生態百花齊放
疫情雖然擾亂了全球經濟發展節奏,但中國數字經濟卻得到了更快的“加速度”,各家金融機構加快科技研發與應用,但這並未能阻止中國銀行業生態發生劇變。
中國銀行研究院數據顯示,受益於中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前三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5萬億元,同比下降8.3%,降幅較上半年收縮1.1個百分點,三季度單季淨利潤環比上漲14.2%,三季度淨息差為 2.09%,與二季度持平。
“企業破產高潮還沒到,因為企業破產的高潮和企業負債水平連在一起,所以銀行最困難的階段沒到。”12月3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上稱,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企業破產將會對銀行產生巨大壓力。
“雖然近年銀行數字化轉型加快,但低效同質化競爭嚴重,傳統‘存貸匯’業務幾代轉型。在支付端,金融脱媒加劇,第三方支付發展迅速,擠壓銀行支付結算業務空間。”馬道傑稱,在資產端,傳統信貸領域高收益資產競爭激烈,且信息流追蹤通過抵押登記、現場勘驗等方式,新興信貸領域難以有效杜絕風險隱患;在商業模式方面,網點的有效性正在快速下降,客户運營成本高效益低,難以有效滿足客户需求。
易觀千帆於11月下旬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手機銀行服務應用行業活躍用户規模為3.47億户,其中,工行手機銀行以7221.3萬户位列銀行業首位。巨量的數據看似頗有市場影響力,但中國移動互聯網消費者數量大概是多少?
騰訊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躍用户超過12億,受益於商業支付日活躍賬户數及每名用户的交易額同比增長強勁,騰訊的總支付金額同比增長超過30%,主要原因是其在線下交易的滲透率上升,以及小程序在雜貨及服裝等零售類別的交易增加。螞蟻集團招股書數據顯示,螞蟻集團覆蓋超過7.11億名月活躍用户,年度活躍超過10億。而發佈僅三年(2017年12月)的雲閃付用户數超過3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318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關停。
近年金融科技巨頭攜技術優勢跨界競爭,且金融監管趨嚴,銀行業正從高利潤時代過渡到中低利潤時代。面對多重不確定性,中國銀行業的競爭優勢在哪裏?金融科技正在快速改變中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有望引領銀行業高質量發展,金融科技將成為競爭護城河。目前國內大中型銀行對金融科技早已有佈局,或與數字科技公司展開合作,或成立金融子公司以加速數字化轉型。絕大多數國有大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銀行及部分城商行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作為獨立法人的機構,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以市場化機制,依託母行探索新技術、新模式,將能加快商業銀行構建金融科技生態。從市場發展脈絡來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希望用數字技術解決金融服務中的痛點,通過對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探索,讓數字金融科技滲透到了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各個方面。
然而,不可忽視的現實是,中國銀行業的科技投入仍相對較低。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20》顯示,2019年國內大中型上市銀行平均科技投入佔營收比例約為2%,平均科技人員佔比約為4%。對於銀行而言,更為緊迫的是,銀行業務的戰場已不再侷限於銀行之間,金融科技公司正在通過技術為客户提供金融服務。
市場競爭根基
從當前市場進展來看,銀行與數字科技機構合作大都從場景端開始。如國有大行由於現有客户數據量巨大,底層技術以內部開發為主,與金融科技機構開展部分場景、營銷合作;股份制銀行以內部開發與外部合作並重,與金融科技機構開展全方面場景、營銷合作;地方中小銀行由於存量客户較少,且主要在當地開展業務,以尋求外部支持為主,聚焦本地場景和生態;而互聯網銀行則持開放合作態度,全方位聚焦線上場景。
場景端合作固然可以快速提升銀行獲客能力、產品銷售能力,但改善銀行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活力更為重要,要讓銀行有自主創新能力,這背後則更多依賴數據基礎設施。作為各類金融活動提供基礎性公共服務的系統及制度安排,金融基礎設施在金融市場運行中居於樞紐地位,是金融市場穩健高效運行的基礎性保障。
近年在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機構的大力推動下,我國金融基礎設施已得到快速提升,但部分領域仍相對落後。3月5日,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統籌監管金融基礎設施工作方案》強調,經過多年建設,我國逐步形成了為貨幣、證券、基金、期貨、外匯等金融市場交易活動提供支持的基礎設施體系,功能比較齊全、運行整體穩健。隨着金融市場快速發展,金融基礎設施的安全和效率也面臨一定挑戰,在法制建設、管理統籌、規劃建設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11月23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指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36.2%,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會達到60萬億,全球數字經濟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發展。
“數字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動能,是數字資產、數字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深層次融合。新的經濟模式呼喚新的金融服務功能,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金融行業由閉源式、集中式、數字化朝着開源式、分佈式、智能化方向發展。”馬道傑表示,隨着金融科技的快速迭代,紫光國微憑藉強大的芯片技術實力,研發出擁有眾多先進技術的“超級金融芯”,全面賦能金融科技創新。
作為國內智慧芯片的領軍企業,紫光國微源自清華大學,是深證100指數成分股上市企業,研發實力雄厚,擁有過千項核心專利技術,曾憑藉“中國二代居民身份證芯片”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立至今已為各行各業提供各類智慧芯片累計超過100億顆。在金融領域,紫光國微已交付數以億計的金融芯片,涵蓋六大國有銀行,並與多家股份制銀行、地方商業銀行以及境外銀行均有合作,出貨量及市場佔有率高居前列。
紫光國微2020年半年報顯示,隨着5G、物聯網、車聯網的發展,智慧芯片應用市場在原有SIM卡、銀行卡等傳統應用的基礎上衍生出5G SIM、eSIM、數字貨幣錢包等應用形態,此外,物聯網SE(安全模塊)、車聯網SE以及手機終端SE需求也明顯增加。針對上述各類新應用、新需求,公司持續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依靠近20年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紮實的客户基礎,一方面積極推進應用在物聯網、5G和手機終端領域的高性能、高可靠、大容量的安全芯片開發,保持領先的行業競爭力。
“超級金融芯全面覆蓋銀行卡、POS機、掃碼設備和生物識別等各種金融交易場景,契合新金融時代多元化、便捷、安全的需求。”馬道傑進一步指出,除此以外,針對當前金融領域的開放銀行、物聯網金融等新興應用場景,超級金融芯還可以保障金融交易安全可靠、優化信貸服務體系流程,並進一步助力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