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門子加速器回來了!”
“全球或掀起新一波整合浪潮!”
“這就好玩了。”
……
這是針對西門子醫療官宣千億元收購瓦里安時業內人士的感嘆。
日前,西門子醫療和瓦里安醫療系統公司宣佈,雙方已簽訂協議,西門子醫療將以每股177.50美元現金收購瓦里安醫療系統公司的所有股份,摺合收購總價約164億美元,人民幣超千億元。
這是今年以來醫療器械領域最大的併購案。
但問題是,此次併購能不能最終成功?究竟誰能受益?併購成功之後將以什麼形式呈現在市場上?飛利浦是不是要收購醫科達?對放療格局將會有怎樣的改變?這些問題都需要畫上一個問號。
這事不一定成目前,西門子醫療收購瓦里安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其實不然,兩家都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之間的併購並不能説一拍板就定了,現在只是雙方放出官方消息而已。再者董事會不一定會100%通過,之前出現過申購併購迎來股價大漲,然後過幾天宣佈併購失敗的歷史”一位業內人士認為。
從西門子醫療官方口徑中也瞭解到,西門子醫療對瓦里安的收購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最終須經瓦里安股東及監管部門的批准,並滿足其他約定俗成的收購條件。
他還表示,從西門子醫療收購大型設備商的歷史來看,都不太成功。在經濟領域,併購往往用於消滅競爭對手,佔領其市場,本身就是風險極大的一件事情,會遭遇很多不確定性,再加上,西門子醫療作為德企,其工作風格較為嚴謹死板,明明有效率更高的工作方法,但他們不易轉變思路。
不過一旦整合成功,真可謂是強強聯合,上述業內人士用“嚇人”來形容。瓦里安,全球放療巨頭之首,是全美最早進駐硅谷的三家公司之一,也曾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同類公司中業績最好的公司之一。它在全球安裝了8000多套放射治療系統,佔據全球超過50%的放療市場份額,其生產的醫用直線加速器是抗擊各種腫瘤的利器,也是化療臨牀應用中的主流技術。2019財年,瓦里安營業收入32.25億美元,遠超放療市場第二名醫科達15.59億美元。
而此次收購也有利於西門子醫療在“GPS”激烈的競爭格局中處於領先地位。如果按2019年營收計算,西門子醫療與瓦里安營收相加超200億美元,高於GE醫療的199.42億美元營收;如果以2020上半財年營收計算,瓦里安營收16.23億美元,西門子營收85.62億美元,加起來101.85億美元,也超過GE醫療的86.26億美元。
如同西門子醫療全球首席執行官Bernd Montag所言:“兩家業界領先公司的強強聯合,使我們一步實現了兩次飛躍:一方面推動公司抗癌業務的飛躍,另一方面提升公司在醫療健康行業的整體影響力。”
腫瘤的治療市場初步被劃分為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其中大約70%的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放射治療,約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療根治。放射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大西子迴歸”與“坐不住”的醫科達和飛利浦其實,此次西門子醫療收購瓦里安,並不是西門子醫療進入放療領域的開端,只是對原有業務的重拾。
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那台十餘億級別的“絕版”質子重離子一體機就來自西門子。
2012年前,西門子仍擁有“放療事業部”,與瓦里安、醫科達並稱全球腫瘤放療設備的“三國殺”。然而,就在2010年歐債危機爆發,西門子遭遇業務危機,考慮放棄質子重離子業務。2011年,德國海德堡(HIT)和馬德堡(MIT)治療中心都中斷了合同。在完成了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的機器交付後,西門子於2012年正式宣佈解散“放療事業部”,其事業部的人員一部分去了醫科達,一部分去了聯影醫療。
而後的數年,西門子放療事業部的解散也給“三國殺”的另外兩家瓦里安和醫科達的發展騰出了位置,任由這兩家廝殺。
不過,對於放療市場,西門子始終不能放下。2016年,西門子將醫療保健業務Healthineers從集團中獨立,一年之後,時任西門子首席財務官的Ralf Thomas曾透露過,Siemens Healthineers或將反向收購一家已上市的競爭對手,作為將該業務上市的一項替代方案,當時Thomas並未透露西門子的具體選項。但後續有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所指就是瓦里安。
不過,當時的西門子並沒有着急採取行動。2018年,西門子正式將旗下醫療部門分拆,成立西門子醫療,併成功在法蘭克福交易所成功上市。兩年之後,西門子醫療趁着疫情低價入手,才真的收購了瓦里安,“殺回”放療市場。
有業內人士直言:“老西門子的加速器挺強的,‘大西子’終於回來了。”
而此番“迴歸”,“坐立難安”的肯定是放療設備“老二”醫科達和飛利浦。畢竟在西門子醫療收購瓦里安之後,大概率如有神助,擠佔醫科達和飛利浦市場空間。
因此,業內人紛紛猜測,飛利浦會不會收購跟自己淵源極深的醫科達。2017年,飛利浦和醫科達曾就併購進行過談判,但最後以失敗結束。
西門子和飛利浦在市值、文化、市場、技術都有某種平衡,而且都是歐洲的公司。過去10年,飛利浦這家百年企業已經丟掉了照明、家電等許多領域。
全球來看,西門子的本次併購可能會促進其他幾家設備廠商的進一步併購和整合,這應該是一大趨勢。
下一個大戰場:中國如果飛利浦收購了醫科達,西門子醫療成功完成對瓦里安的收購,捉對廝殺,勢均力敵。
特別是在中國市場。
就瓦里安和醫科達兩大放療巨頭而言,瓦里安在美國處於壟斷地位,但醫科達在中國放療市場位居第一,在其他地區,平分秋色。
而其中,中國放療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腫瘤人數在全球最為龐大,存在較大可擴展市場空間,保持兩位數增長,是瓦里安和醫科達,或者西門子醫療和飛利浦對壘的一大戰場。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約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其中中國新增病例數佔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佔229.6萬例。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就佔了21個,是所有國家中比例最高的。
據Frost & Sullivan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國內放療市場由2008年的58.3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269億元,年複合增速為24.42%。
在中國前50頂級醫院的放療設備中,醫科達市場佔有率超過50%。在中國的高端近距離治療系統中,醫科達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
1982年,醫科達搶先進入中國,一年之後,瓦里安也不甘落後加入中國戰場。但在醫科達在中國打了幾套“組合拳”之後,醫科達成為了中國市場的老大。例如,加強本土化,2006年,醫科達以80%控股的方式收購了以研究並生產醫用直線加速器為主的綜合性研究所北京醫療器械研究所,補齊本地化低端市場。另外,落實本土化銷售思路等。
而此次西門子官宣收購瓦里安之後,會不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攻城掠地”呢?據一位行業人士透露,西門子醫療的銷售市場團隊在業內是“半神級”的存在,再加之以往在影像設備領域積累的市場鋪設能力遠不是放療市場能夠相提並論,瓦里安設備的銷量將不是問題。
如果西門子醫療聯合瓦里安在中國放療市場出手的話,醫科達的日子不會好過。
不過瓦里安和醫科達都要面臨的一個現狀是,中國放療市場擴容空間大,但當前的放療比例依舊低於發達國家,我國的腫瘤治療手段呈現高藥佔比、低手術率、低放療率的特點,市場教育任重道遠。
在連心醫療CEO章樺看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之前形成的臨牀習慣和患者意識,腫瘤患者更容易選擇手術和藥物治療;二是,在相當一部分醫院,放療被當作姑息治療的方式,不是按照WHO的推薦作為主要治療方式;三是,地市縣一級醫院的放療技術水平低,患者流失嚴重。
根據《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放療人員和設備基本情況調查研究》顯示,2018年度全國每百萬人口放療設備(1.5台)仍低於WHO的要求(2~4台),更低於發達國家和地區每百萬人口6~12台的水平。
後浪來襲從整個中國放療市場來看,大型放射診療裝備的90%依靠進口。其中,針對放療使用的高能加速器幾乎被瓦里安和醫科達兩大國外醫療器械巨頭壟斷。
與此同時,中國放療設備市場也存在一批國產放療設備“後浪”。但從實力上而言,這些“後浪”難以把“前浪”拍在沙灘上。
據章樺介紹,國產的設備主要以直線加速器為主的廠商,可銷售的廠商包括新華醫療、東軟集團、聯影醫療、成都利尼科、無錫海明、廣東中能。其中,有一定銷售規模的是新華醫療、東軟集團、聯影醫療。其他還在研發,預計未來兩年形成銷售的廠商還有蘇州雷泰、西安大醫、中核安科鋭。
除了直線加速器,放療主要的產品還包括 X 刀、伽馬刀、質子重離子刀等。但總體而言,伽馬刀只能作為補充,更換“放射源”成本過高,且存在器材笨重、適應症等問題,質子重離子治療效果最好,可效價比不高,造價高出其他方法10倍,但治療效果只提高了10%。所以,直線加速器仍舊是市場份額第一的產品。
從量上來説,據業內人士透露,在這些國產廠商中,新華醫療每年能賣出三五十台,聯影醫療能賣出十台左右,因為去年才獲批上市,且價格偏貴。還有一些小企業甚至三五年才開出一單。
章樺透露道,在國產大型醫療設備領域,放療設備是唯一一個在中國加入WTO之後,國產化率反而減少而不是增加的領域。直到2020年,國產替代還不是很明顯,國產的系統和品牌的競爭力還遠遠不足。
從當前來看,國產放療設備商多在區間為幾百萬的低端市場進行PK,瞄準的是基層醫療市場。
不過國產替代急不得,瓦里安成立了七十餘年,瓦里安也成立了近五十餘年,而國產廠商中,新華醫療的放療產品也才20年左右,聯影到現在兩年還不到。
“設備是一方面,10年或20年,中國與美國等的硬件差距能夠有望縮小,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進口器械較貴的問題”,有行業人士認為,“針對當前中國放療比例較低的問題,國內放療的最大問題應該是‘軟件’問題,缺少放療人才,中國高校開設放射醫學物理專業的不超過5個,這大大限制了中國放療的發展。”
根據《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放療人員和設備基本情況調查研究》顯示,2018年放療從業人員總體數量相比 2017 年的調研數據降低了 2.3%。
有業內人士提出,AI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能有效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有利於臨牀改善。
目前,國產醫療AI跟國外的設備廠商有一些合作,但是產品的整合度較低。從瓦里安、醫科達、安科鋭的全球戰略來看,他們都在選擇走自研的路線。而在國產設備公司中,現在已有部分案例,這或許也能為國產放療設備增加一些競爭力。
不過,在西門子醫療完成對瓦里安的收購之後,中國放療市場格局終將重新洗牌,留給醫科達和國產器械商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