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帥後的世茂股份還能和兄弟們一起“翱翔”嗎

7月8日,世茂股份對外宣佈,新總裁吳凌華走馬上任,並被提名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原公司總裁、董事劉賽飛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世茂股份表示,這次人事任命預示着新的機遇與期許,“期待未來在商業領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發展”。

換帥後的世茂股份還能和兄弟們一起“翱翔”嗎

挑戰一:業務線梳理

世茂股份與世茂集團定位業務定位不同

此世茂非彼世茂。在世茂集團以近3年銷售額複合增長率超50%的速度、在行業裏疾馳之時,其兄弟公司世茂股份卻步履緩慢:2019年的世茂股份,營收約214億元,同比微增3.75%,淨利潤同比下降18.72%,簽約額同比減少10%。

與之對應,兄弟公司世茂集團去年營收約1115億元,同比增長30.4%,淨利潤同比上升22.5%,銷售額更是大漲48%。

對深圳人而言,世茂股份要更為“親近”,其為人熟知的身份是,世茂前海中心、坪山世茂廣場、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的開發者——以上項目均計劃投資過百億,且定位都是片區的地標級建築。

在世茂體系內,世茂股份與世茂集團分屬兩個不同的上市平台,前者在A股,業務定位商業地產;後者在港股,業務定位多元,也包括商業地產部分。

子母公司的業務重疊,易導致不當競爭,也會對中小股東利益造成侵害。早在10年前,由世茂系實控人許榮茂牽頭、兩家公司簽署了《不競爭協議》力圖規避同業競爭,彼時限定世茂股份主耕商業地產,世茂房地產(現世茂集團)則從事住宅和酒店業務。但10年後,這個情況在市場上仍被人所討論。

挑戰二:盈利能力

成本上漲,收入卻沒有出現同樣漲幅

2019年,世茂股份的住宅銷售實現營收約136億元,佔公司整個結構比重的6成,商業地產銷售則實現營收約63.8億元,佔收入結構比重約3成,即使是加上租賃板塊約7.3億元的營收,世茂股份的住宅銷售收入比重也佔據公司大頭。因此,從收入結構來講,實質很難將現階段的世茂股份定義為一家聚焦商業地產的公司。

以上種種,坐上總裁之位的吳凌華事實上“壓力山大” ,既要為公司梳理出更清晰的業務線,也要想辦法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去年公司成本上漲,收入卻沒有出現同樣漲幅:2019年世茂股份營收微漲3.75%,而成本上漲21.63%。

細分來看,公司的銷售成本是輕微上浮,但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兩塊上漲較快。也就是説,與項目的成本管控相比,公司的運營、管理效率是更亟待破局的問題。

新帥背景

在商業地產領域的經驗更加豐富

世茂對吳凌華寄予厚望,相比“前任”劉賽飛,吳凌華在商業地產領域的經驗更加豐富和專注。劉賽飛是建築設計出身,畢業於澳洲西悉尼大學工程管理系,在加入世茂股份之前,先後任澳大利亞John.SilbertPartnership建築師,新加坡建築師8000建築事務所項目負責人等;吳凌華則是華潤老兵,先後任華潤置地商業地產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華潤置地(南寧)副總經理,在2016年加入世茂股份之前,吳凌華是華潤(深圳)有限公司華潤中心總經理。

華潤中心是華潤置地首個城市綜合體項目,內部包括萬象城、幸福裏、華潤大廈三部分,涵蓋商業、辦公、住宅等多個業態。早年在深圳開發大獲成功後,“華潤中心”這個品牌又開枝散葉,往全國多城佈局。

前文提到,世茂股份在深圳有開發中的三個百億級項目,如今伴隨新任總裁吳凌華身上“深圳”、“商業”這些關鍵詞,想必公司今年將與深圳擦出更多火花。5月底,世茂股份剛剛向金融機構申請了金額不超過人民幣110億元的授信額度,這筆款項即專用於龍崗項目(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的開發建設。

對於世茂股份的未來,許世壇表示公司將繼續聚焦、發揮在商業地產領域開發的稟賦及優勢,實現有品質的穩健增長,進而助力夯實世茂集團“大飛機”戰略的兩翼實力。

所謂“大飛機”戰略,是世茂提出的多元業務發展模式,即地產開發是核心“主體”,酒店管理、物業服務、商業辦公等為“雙翼”。世茂股份旗下的商業板塊,被世茂視為“大飛機戰略”兩翼中的重要一環。在剛剛過去的6月底,世茂的物業板塊以近三年約54.5%的營收復合年增長率成績,正式完成了上市申請的提交。

現今完成換帥的世茂股份,能和兄弟們一起“翱翔”嗎?

南都記者 王鵬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1 字。

轉載請註明: 換帥後的世茂股份還能和兄弟們一起“翱翔”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