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日本經濟創65年來新低,中國市場或成“突破口”
資料圖 (圖/日本經濟新聞)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17日報道,日本內閣府當天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大大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17.8%,為195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差表現。在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嚴峻之際,如何儘早促進經濟復甦,已然成了日本的當務之急。
實際上,二季度日本GDP大幅下降並不意外。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抑制了日本經濟活動的重啓。日本政府於4月16日宣佈實施“緊急事態宣言”,號召民眾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要求商場、飯店、電影院以及劇場等暫時停業。儘管在日本47都道府縣實施的“緊急事態宣言”並沒有強制力和約束力,但大部分日本人和商家都選擇了遵守,日本國內的經濟活動也隨之停擺。日本政府於5月25日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很多地方也逐步重啓經濟活動,但由於東京、大阪、沖繩等多地的疫情形勢反彈,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發佈了各自版本的“緊急事態宣言”,再次呼籲民眾減少外出、商家臨時停業,經濟活動的恢復目前看來還遙遙無期。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未起到預期效果。為緩解疫情給日本家庭帶來的負擔以及為了刺激消費,日本政府在4月20日決定向每位日本國民發放10萬日元補助金。然而,很多日本人並不準備拿這筆錢進行消費。根據《每日新聞》6月18日發佈的一項民調顯示,25%的受訪者表示會“存起來”,19%的受訪者表示打算用於“旅行和娛樂開支”,15%的受訪者表示“不確定”。自5月面向全國的“緊急事態宣言”被解除後,日本政府也推出了一些經濟刺激計劃,比如鼓勵國內民眾出門旅遊的“Go To Travel”項目等,但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還受到在野黨、輿論的嚴厲指責。
而對持續低迷的日本經濟來説,發展對華經貿關係是破解當前困境的一個無法忽視的積極因素。國內市場狹窄的日本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對外貿易在日本經濟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日本財務省7月20日公佈的經貿數據顯示:6月,日本出口額為4.86萬億日元,同比減少26.2%,但日本對中國大陸出口額為1.24萬億日元,同比僅減少0.2%。與此同時,日本對美國出口額同比減少46.6%,對歐洲出口額減少28.4%。此外,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7月以後,出口至中國的汽車等產品正在快速恢復,本田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倉石誠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面向中國的銷量將與前年一樣,或者超過前年”。而被認為是景氣先行指標的機牀訂單也因為對中國出口增加而結束了此前的下跌狀態。
二季度中國對外貿易逐步回温,其中6月和7月進出口更是雙雙實現正增長。在日本經濟低迷、對歐美出口疲軟的背景下,巨大的中國市場有望成為日本經濟恢復的“突破口”。(陳洋)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