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銀行吃220萬元罰單 銀行應嚴守經營風控底線

7月15日,銀保監會公佈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廣發銀行因貸款分類、從業人員處罰信息報送、信用卡“財智金”業務貸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廣東銀保監局處以罰款220萬元的行政處罰。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是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顯然,廣發銀行此次行政處罰是該行內控不嚴導致。

內部控制是銀行經營平穩健康發展的保障,更是金融監管當局監管的重要內容。不言而喻,積極強化合規管理,改善內控環境,建設以合規文化和合規理念為中心的內控環境將是我們實現行業更好更穩健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充分發揮管理藝術價值的重要途徑。

如今,商業銀行的產品創新、業務種類不斷增多,其日常經營包括信用、市場、流動性、法律以及戰略等方面面臨諸多風險,這愈需規範化操作、嚴謹管理制度、員工合規守法意識,合規文化理念也越來越重要。內部控制建設不到位,就如一顆毒瘤,會給企業帶來損害。廣發銀行自己也是嚐到了沒有嚴格執行內控經營的苦果,使得業務最後無法穩定而出現步步下滑的局面。

根據廣發銀行2019年年報,信用卡業務收入增速是2015年以來的新低;信用卡不良率一路飆升,已升到1.65%,較上年增加0.35個百分點。可能是出於控制風險的考慮,信用卡貸款餘額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同比上一年萎縮了4%。2019年,廣發銀行信用卡全年新發卡833萬張,信用卡累計髮卡量8106萬張,較年初增長15.89%,其增速較2018年下滑了近7個百分點。從累計髮卡量來説,廣發銀行的數量並不算少,但廣發銀行的信用卡貸款餘額去年為4661.06億元,同比2018年下滑了4%。而在按產品類型劃分的個人貸款結構中,廣發銀行的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也在不斷減少,從2017年的65.98%下滑到2018年的65.52%,並進一步下滑到2019年的58.49%。

不僅僅是信用卡貸後管理,自2019年以來,廣發銀行多次被監管處罰,大部分案由與貸款業務違規、貸後管理不盡職等相關。銀行內控頻頻出現失守,導致各種經營風險,有銀行員工偽造假存單、違規放貸、挪用等方式動輒幾十萬元到億元不等金額;銀行員工私售理財、勾結外部人員騙貸的案例也屢禁不止。

究其原因,主要是銀行重經營、輕管理,重規模、輕質量的經營思想沒有得到根本轉變。有些銀行缺乏有效的監督保障措施,制度落實流於形式。對規定、制度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不得力,缺乏相配套的具體實施細則,使監督工作在具體實踐中難以操作或流於形式。許多銀行的內部控制明顯不能適應新情況的變化,一成不變,機械僵化,難以起到動態監管效能。

當前,我國銀行業風險形勢多變,民間借貸、非法集資、互聯網金融、類金融等外部風險持續向銀行體系傳導,並與銀行自身的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以及其他自發性風險交叉重疊、錯綜交織,對銀行的風險控制提出了極其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在目前新的金融業務品種、金融工具不斷推出的形勢下,若不能及時調整、補充和完善內控機制,必然會加大銀行的經營風險。

因此,廣發銀行的問題值得所有銀行業深思,全面提高內控意識,各銀行機構應以提高全員認識水平為導向,加強內控軟環境建設: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統的內部控制機制。應按照《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以風險識別、風險控制、風險自我評價、風險監測與計量和風險報告為核心內容的操作風險管理框架,構築起面向全行系統、覆蓋所有業務領域和風險點的內控管理體系。二是實現內控合規化,當加強對內控管理風險點和不足點的檢查力度,建立合規管理長效機制。強化合規檢查職能,注重考核約束,調動員工應用積極性,逐漸完善內控環境。三是加強對業務流程、業務產品固有風險、剩餘風險進行自評估管理,建立關鍵風險監控指標,通過風險評估與監測預警,對機構、業務、產品內控的有效性定期不定期進行評價,以便從根本上徹底遏制經營風險。

莫開偉(財經評論人)編輯 陳莉 王進雨 校對 李世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3 字。

轉載請註明: 廣發銀行吃220萬元罰單 銀行應嚴守經營風控底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