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細胞療法,虧損超1億元的永泰生物再闖港股

作者:時代財經 趙鵬宇

至今尚未有任何產品面市的永泰生物再次衝擊IPO,寄希望成為細胞免疫治療企業中真正的“領頭羊”,6月8日該公司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並將於近日公開招股。

圖源:視覺中國

證券評論員郭施亮6月11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近年來生物股與知名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備受資本市場追捧,“對於細胞療法的標的,更容易獲得較高的估值定位,港股市場也存在溢價機會。”

不過,永泰生物目前並沒有主營收入,並且處於虧損狀態,僅2019年虧損額就達到1.09億元人民幣。該公司進展最快的核心產品EAL®(擴增活化淋巴細胞)尚處於II期臨牀試驗階段,距離上市還遙遙無期。

海外醫療服務機構盛諾一家高級醫學顧問莊時利和6月10日對時代財經表示,CAR-T細胞免疫療法是一個革命性的療法,研究證明該技術對於血液腫瘤確實有效,資本市場對於這些創新的細胞療法也一直頗有青睞。“但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款成功上市的且針對實體腫瘤的CAR-T療法,而永泰生物的EAL®產品在細胞療法中尚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

針對公司上市及EAL®產品臨牀試驗進展等問題,時代財經多次致電永泰生物,但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不接受採訪,以招股書為準。”

去年9月第一次衝擊港交所未果後,今年3月6日,永泰生物再次遞交上市申請。目前,在港上市的細胞免疫治療企業還有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下稱“金斯瑞”)。

在郭施亮看來,金斯瑞成功上市為永泰生物提供了比較好的參考。“由於細胞免疫治療企業屬於資本市場較為認可的稀缺標的,如果該公司成功赴港上市,極容易獲得炒作機會。”

不過,也有證券界人士指出,根據藥物研發上市的普遍規律,未來五年內,永泰生物恐怕只有EAL這一款產品有機會上市。

圖源:永泰生物招股書

時代財經瞭解到,永泰生物的產品鏈覆蓋非基因改造細胞、基因改造細胞、腫瘤多靶點治療細胞、腫瘤單靶點治療細胞等主要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除EAL®產品外,主要在研產品包括CAR-T細胞系列藥物和TCR-T細胞系列藥物等,適應症包括肝癌,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實體癌等。

儘管永泰生物擁有多條產品線,但是從研發進度來看,目前只有EAL®一款產品進入了臨牀2期,其他約70%的項目仍處於臨牀前研究階段。

莊時利和認為,永泰生物EAL®的距離最終上市還為時尚早。“且不説2期臨牀需要數月時間,3期臨牀還需要近一年,這意味着各階段臨牀試驗一切順利的情況下,EAL®距離最終上市至少還需要兩年多時間。”

時代財經注意到,目前EAL®的臨牀試驗進展相比半年前上市遞表資料,沒有任何進展更新。此外,永泰生物在股招股書中也披露,所有在研產品均處於臨牀前或臨牀開發過程中,可能無法成功及時開發在研產品並取得監管批准。

永泰生物距離第一款產品上市尚需時日,而距離實現營收甚至盈利則更難以預測。

圖源:永泰生物招股書

時代財經注意到,永泰生物2018年虧損達3488.8萬,2019年虧損擴大至1.09億元。其中,研發開支由18年的3117.2萬增至6197.5萬。

2018年、2019年,永泰生物的債務暴增。財務數據顯示,公司負債額從2018年的6291.6萬元飆升至2.47億元。

根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企業賬面上的現金等價物約2.8億人民幣,董事預計,按當前公司資金消耗速度,現有資金最多能支撐公司經營和研發至2021年6月30日。

圖源:永泰生物招股書

永泰生物在研發費用不斷高漲且始終沒有盈利的情況下已難以為繼,再次赴港上市也是想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加快研發進程。

時代財經瞭解到,永泰生物將於近期啓動投資者路演,計劃集資1億美元(約7.8億港元)。事實上,自從港交所推出上市新規之後,這兩年未盈利的生物製藥公司紛紛投入港股上市大軍之中。而這類企業在產品入市之前基本沒有營收,主要依靠融資“續命”。

郭施亮對時代財經表示,藥研企業尤其是創新藥企業,往往存在研發週期漫長、研發成本較高以及盈利困難等風險。

全球上市加速器集團合夥人謝忠6月10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也表示,對於創新型技術企業而言,主要投入在研發成本上,虧損只是暫時的,但前提是產品最終能夠獲得市場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臨牀藥物開發除過程漫長、成本高昂外,其結果更是充滿不確定性,前期研究及試驗的結果並意味着後續試驗的成功。

目前,永泰生物已經花費大量資金將相關候選藥物推進到該階段,如最終因為臨牀試驗結果不佳而未能獲得監管批准,則將不會產生任何收入。

對此,莊時利也認為,“如果將所有籌碼都壓在一個產品上,而該產品最終無法實現盈利,股價肯定會有所變動,投資者信心也將會受到打擊。”

在莊時利和看來,永泰生物雖然是國內細胞免疫療法的“領頭羊”,但其核心EAL產品在癌症免疫治療上並沒有明顯優勢。“早在2006年,永泰生物就已經開展了與EAL產品相關的細胞免疫技術了,與正處風口的CAR-T技術相比,EAL產品只能算是一個比較老的技術。”

莊時利和解釋道,“人體內的腫瘤有盾牌保護,以至於我們自體細胞無法將其殺死。而CAR-T技術類似於一個擁有瞄準系統和裝有導彈的工具,進而可以精準的消滅腫瘤;EAL產品的技術只是單純擴增淋巴細胞,從本質上來説,該技術與此前採用的T細胞療法相似,並沒有明顯突破。”

儘管在招股書中,永泰生物也指出,除了核心EAL®產品外,在研產品還包括CAR-T細胞系列藥物和TCR-T細胞系列藥物等,但處在風口之上的CAR-T技術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廣州某三甲醫院血液科醫生陳玥(化名)6月11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國際和國內CAR-T技術已經較為成熟,血液腫瘤治療也受到認可。“雖然CAR-T技術越來越多在臨牀上使用,但並不普遍,除高昂的治療價格外,自身也確實存在一定副作用。”

陳玥還指出,“CAR-T技術要求高,目前只有少數醫院開展了該療法。”

圖源:受訪者莊時利和提供

事實上,目前CAR-T技術應用方面,僅有諾華的Kymriah和吉利德的Yescarta兩款產品分別於2017年8月和10月成功上市。這兩款CAR-T產品分別用於兒童和年輕成年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由於CAR-T療法可能存在嚴重副作用問題,吉利德規定只有經過授權的治療中心才能提供Yescarta治療。

而同為美國CAR-T三巨頭之一的朱諾公司,其JCAR015產品就因在臨牀試驗中多次造成患者死亡而被迫停止,朱諾公司最終以退市收場。

圖源:受訪者莊時利和提供

而前述提到的金斯瑞公司,也曾在2018年9月因CAR-T技術臨牀數據造假問題,致公司股價一度暴跌40%。莊時利和表示,此前在CAR-T技術上已經有了多次教訓,對於投資者來説,CAR-T投資項目魚龍混雜,要始終保持慎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8 字。

轉載請註明: 押注細胞療法,虧損超1億元的永泰生物再闖港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