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二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穩步復甦,供需兩端總體回升。但與此同時,恢復不平衡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供給復甦快於需求。這主要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累積的債務負擔促使個人和企業積極復工復產,但也會抑制消費和投資,同時疫情防控常態化制約了聚集性消費回補和釋放。因此,下半年要下更大氣力培養消費能力。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國民經濟數據顯示,二季度經濟運行穩步復甦,供需兩端呈現總體回升態勢。但與此同時,恢復不平衡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供給復甦速度快於需求。
專家表示,供需兩端復甦不同步,既與市場行為主體的決策有關,也與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發展階段影響有關。未來要暢通經濟循環、生產需求循環,推動整體經濟迴歸正常軌道,還需付出艱苦努力。
供給復甦快於需求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各項主要指標逐步回升。在供給端,工業、服務業均實現正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轉為增長4.4%,服務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轉為增長1.9%。在需求端,消費、投資降幅大幅收窄,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
從數據表現來看,供給端復甦快於需求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這可能與疫情衝擊對不同行為主體的決策影響有關,比如在供給端,可能生產組織方面體現出來是集中決策,需求端更多是分散決策,所以政策的見效都有一些不同。
“疫情暴發初期,供需兩端都被抑制或凍結住,其中供給端受衝擊較大,主要源於春節返工延遲和復工不及時。此後隨着疫情初步得到控制,這一約束得以解除,復工復產加速,並逐步恢復到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相比較而言,社交隔離帶來的消費抑制或萎縮恢復慢一些,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制約了居民活動的空間場所,讓聚集性消費不能得到有效回補和釋放,因此供給端恢復快於需求端。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彭文生認為,三方面原因促進供給較快復甦。一是供給衝擊來自物理隔離,在勞動力沒有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隔離解除後,復工的物理約束減少甚至消失,勞動者回歸工作,推動供給回升。二是疫情期間企業與家庭負債上升,有動力盡快復工復產以增加收入,改善資產負債表。尤其是那些收入下降大、儲蓄少、債務負擔重的企業和居民復工意願更強烈。三是政府部門為減少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出台了一系列幫扶措施,也鼓勵了企業儘快復工。
彭文生表示,在疫情完全消失前,可選消費的需求仍會受到限制。疫情期間累積的債務負擔促使個人和企業積極復工復產增加收入,但也會抑制消費和投資以修復資產負債表。同時,在全球產業鏈視角下,外圍市場復甦進度慢於國內市場,也意味着不宜高估外需的促進作用。
綜合施策成效凸顯
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的衝擊,各地區各部門出台系列政策舉措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促進供給和需求端迅速恢復。
金融部門對於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碼。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推出了包括3次降準、增加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出台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支撐了中國經濟復甦。
系列減税降費政策落地生效。包括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減免增值税、對防疫補助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税、對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税延緩繳納等税費支持措施和一系列社保繳費減免政策相繼實施,較大幅度減輕了企業負擔。同時,財政貼息政策的出台,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專項貸款提供貼息支持,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助力企業穩產保供。
在促進就業方面,人社部門打出“免減緩返補”一系列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組合拳”,推出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農民工返崗復工服務保障機制,幫助重點企業解決招用工難題。同時,全面開放線上失業登記,開通線上失業保險申領。各地也相繼開發了一批臨時公益性崗位,為就業困難人員實施託底安置。
在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6個方面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助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一些地方相繼出台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發放不同形式的消費券,充分發揮消費券的“乘數效應”。還有不少地方出台支持夜間經濟的相關舉措,推動餐飲消費回補,充分釋放居民夜間消費潛力。
綜合施策下,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供需兩端穩步復甦。專家表示,這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但與此同時,二季度的回升是一種恢復性增長,疫情衝擊的損失尚未完全彌補,推動經濟迴歸正常水平還需付出艱苦努力。
未來有望恢復平衡
隨着上半年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下半年供給和需求有望恢復平衡。“相比較而言,下半年供給端仍將保持穩定,並隨着經濟刺激政策加大和外圍重啓經濟,供給有望持續改善;而需求端的改善相對較為緩慢,特別是在消費意願和收入均下降的情況下。”劉向東説,海內外疫情走勢仍是制約消費的重要變量之一。為此還需要採取措施優化消費環境,增強優質供給,提升消費的積極性,引導需求端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
劉愛華表示,當前消費便利性正在逐漸改善,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推進,消費的供給也在不斷地優化。但未來消費仍面臨一些不利條件,“上半年全國人均居民收入名義增長是正的,但實際增長下降1.3%,所以下半年要下更大氣力培養消費能力”。
從本次疫情影響的方式來看,主要表現在對人力的衝擊,而非對技術和實物資本的衝擊。專家表示,這種不同於以往的衝擊表現,就需要宏觀、微觀政策更加積極靈活、精準到位,特別是宏觀政策要更多代入微觀主體的感受,提高政策針對性、有效性。一方面,要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保障供給。另一方面,要促進消費回補和擴大,增強投資有效性,為供給增長打開廣闊空間,形成供需良性互動。
“按照時間縱向來看,供給端、需求端雖然步伐有所不同,但總體回升態勢不可否認。”劉愛華表示,這可能是疫情衝擊下經濟逐步恢復的客觀表現。目前在宏觀政策方面,圍繞助企紓困出台了8個方面90項政策,在需求端堅持擴大內需的基本戰略。在這些政策作用下,會逐漸暢通經濟循環、生產需求循環,最終推動整體經濟迴歸正常軌道。(經濟日報記者:李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