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維加斯重新開放是件好事,但當你有股票市場時,誰還需要它呢?"
當地時間6月4日,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的百樂宮賭場重新開業。第二天,美股出現史詩級暴漲,道指盤中飆升逾1000點。
到了6月16日,在零售數據的助攻下,美國三大股指齊齊收漲,全部突破前高已經指日可待。在美股大漲時從來不會缺席的特朗普,忍不住發推祝賀"Wow!今天是股市和就業的大日子!"
與此同時,一則"巴菲特退休"的假消息不脛而走(巴菲特助理已澄清沒有所謂的退休計劃)。這段時間的美國股市為何瘋漲,股神巴菲特又為何"被退休"?
尚能飯否,巴菲特這次輸給了誰?
當年,年近7旬的廉頗尚能"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然後終不被用。如今,已經89歲高齡的巴菲特是不是也老了?
結合今年的美股走勢和巴菲特的操作來看,"股神"似乎真的不復當年之勇了。
首先,巴菲特在年初增持了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的股票,隨後又在市場處於低估的4月清倉了這些股票,結果這家公司自5月以來已分別上漲41.8%、20.8%、35.94%和17.02%,巴菲特割肉割在了山腳下。
隨後,巴菲特又表示他看好銀行股,對科技股則持懷疑態度(他沒有將蘋果看作科技股),金融股也在其投資組合中佔據大部分。但市場再次無情打臉,此後科技股的走勢遠強於金融股。
到了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公司現金儲備已經增加至1370億元,在美股大幅反彈的時候依然持有大量現金,讓華爾街分析師都捏了一把汗——巴菲特可能完全錯過了本輪反彈!
活躍在美國社交媒體上的"網紅"日內交易員Dave Portnoy,是"巴菲特退休"謠言的始作俑者,他也是一位巴菲特的激烈批評者。而他如此高調的資本,就是在這輪美股反彈中的巴菲特的業績不但跑輸大盤,也輸給了美國"散户"。
伯克希爾在2019年的每股賬面價值增長了11%,而同期標普500指數增幅達到31.5%,巴菲特跑輸大盤近20個百分點。高盛的報告也顯示,一籃子"散户交易精選股"在今年美股進入熊市後反彈了61%,而對沖基金組合只漲了45%。散户打敗了包括巴菲特在內的專業投資者。
"網紅"Dave Portnoy就是一個典型的散户交易者。今年之前他只交易過一隻股票,在直播的時候也坦言"自己對股票一無所知";然而他在巴菲特拋售航空股那天就賺了30萬美元,按他的話説就是"感覺自己在印鈔"。
這就是美國股市的真實現狀:從前"愚蠢的錢"現在成了"聰明的錢",80多歲的"股神"輸給了一無所知的愣頭青。更糟糕的是,散户們已經接管了市場。
瘋狂的"Robinhood",推動美股大漲的神秘力量
德意志銀行的一位分析師認為,今年美股從3月的低點上漲了40%,主要歸功於那些胃口巨大但缺乏經驗的小投資者。
FAANG股票的再創新高、特斯拉股價突破1000美元、破產公司赫茲股價三天四倍......這些"妖"的走勢背後,也都有他們的身影。
羅賓漢(Robinhood)是一個美國零佣金交易平台,今年1-6月其用户增加了241.67%,這1300萬個用户的平均年齡只有31歲。目前,這個平台已經是美國散户投資者的"大本營"。
在Rohinhood最受歡迎的股票中,既有美國航空這種今年跌幅較大的股票,也有微軟、蘋果等明星科技股,這些股票無一例外地在本輪反彈中獲得大漲。
值得一提的中概股房多多,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在近期一炮走紅,其股票在6月9日盤中飆升一度飆漲1200%,觸發14次熔斷。房多多上漲的原因很簡單:它的英文名字是FANGDD Net,跟大名鼎鼎的"FANG"(美國四大科技股)很相似,因此受到了散户的追捧。
特斯拉在這份榜單中排名第18,排在美國年輕人最喜愛的社交應用Sanpchat之後。在另一個投資平台上SoFi Invest(用户年齡在25歲到40歲之間)上,特斯拉已經超過美國成為該平台上被購買最多的股票。
今年特斯拉股價曾兩次突破800美元,隨後又跌了下去;如今靠着"羅賓漢"們的力捧,竟歷史性地突破了1000美元。
與巴菲特相比,"羅賓漢"們的投資信條可能跟李佳琦更為相似——市場上哪個股票跌得最慘,買它!
美國租車巨頭赫茲宣佈破產後股價暴跌,華爾街"狼王"卡爾·伊坎以每股72美分的價格清倉離場,"羅賓漢"們卻果斷進場。
該股一度成為了Robinhood上的最受歡迎股票,截至5月28日Robinhood用户持股增加近300%。在他們的推動下,赫茲股價兩週內從0.4美元飆升至6美元以上,漲幅超過1400%,隨後又在6月16日盤中暴跌35%。
以上種種,我們不難勾勒"羅賓漢"們的羣體畫像:他們是出生於1980-2000年的一代人(尚未被股災教育過)、疫情期間待在家裏無所事事(湧入股市)、吸食着已經合法化的大麻(大麻股躋身Robinhood最受歡迎榜單)是科技產品和社交媒體重度使用者(熱衷於科技股)、湧入股市是為了賺100美元的快錢(快進快出內日交易)、活躍在Robinhood等新興交易平台上(對華爾街的研報和巴菲特的教誨不屑一顧)......
羅賓漢和巴菲特究竟孰高孰低,我們在此文不做深究。但年輕散户和專業投資者在美股行情中截然不同的表現,深層次下是兩代美國人在投資信條、和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巨大鴻溝。
巴菲特與羅賓漢,美國前浪後浪的激烈碰撞
前段時間在國內刷屏的《後浪》,60後的何冰對着鏡頭演講"我看着你們,滿懷羨慕",引起了國內年輕人的強烈反響。在美國,兩者關係可能要反過來——後浪無比羨慕前浪。
美國是一個典型的老人社會,從巴菲特到特朗普,從華爾街到國會大廈,真正的話事人都是清一色的"老人"。2020年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分別是74歲和78歲,參眾兩院的兩位黨派領袖分別是78歲和80歲,掌管伯克希爾的兩位舵手分別是88歲和96歲,接近100歲的亨利·基辛格依然活躍在政治舞台上.......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在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下,美國老人擁有令年輕人羨慕的房產、汽車、股票賬户和退休金,積累了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和龐大的經濟實力,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投資理念和處世哲學。
與嬰兒潮的這一代美國人(出生於1946-1964年)相比,出生於1980和1990年代的美國千禧一代,可能生活在"另一個美國"。
列出幾個數據:千禧一代的收入比同年齡的嬰兒潮一代少20%;20多歲的千禧一代中只有60%被視為中產階級,那個年齡的嬰兒潮一代則有70%;另外,不到三分之一的的千禧一代擁有401(k)計劃(美國的養老金賬户),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有5000美元或以上的信用卡債務。
房價和房租一直在上漲、助學貸款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收入幾乎沒有變化、失業後很難找到工作......這是千禧一代美國人的真實現狀,更糟糕的是,他們的難處很難被父母輩所理解。
美國網友在Reddit上吐槽了這種"代溝":75歲以上的人都覺得有大學文憑就能找到一個好工作;他們不理解你為什麼不能"走進"一家公司然後得到工作;我奶奶説不要用電腦找工作,要直接去公司諮詢......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兩代美國人的碰撞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現有數據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對老年人的威脅更大,這一現象在美國表現尤甚。從下圖可以看出,美國7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死亡率、住院率和ICU入住率都明顯高於年輕人。
"Boomer Remover"("嬰兒潮時代終結者")是推特上出現的一個熱門標籤,被一些美國年輕人用來直接指代"新型冠狀病毒",包含詛咒老年人感染病毒的意思。
另外,1984年出生的Daily Wire新聞網主編本·夏皮洛,甚至提出一個更為冷酷的論題:疫情下的美國老人是否有權活過預期壽命。
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如果股市中"羅賓漢"與"巴菲特"的激辯還只是投資理念上的差異,那麼疫情下千禧一代和嬰兒潮人們的對立,則捅破了那層窗户紙,揭露出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
繁榮的尾聲,後工業社會的美國困境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再次向信徒們諄諄教誨:沒有什麼能從根本上阻止美國、不要做空美國要小心、我的過往生涯就是抓住了美國成功的機會。
覆盤195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和美國名義GDP的走勢,我們會發現兩者的增速基本吻合。大蕭條之後美國經濟的長期繁榮促成了百年牛市的基因。
在經濟繁榮和大牛市中孕育了伯克希爾的年化收益20%的輝煌業績,這就是巴菲特所説的"投資就是賭國運"。
更重要的是,在嬰兒潮期間(1946年-1964年)出生的美國人也趕上了這趟歷史的快車,並被深深地刻上經濟繁榮的烙印。
然而,晚些時候出生的美國人(千禧一代)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了。美國列車已經告訴行駛了百年,並逐漸開始降速。
按照20年移動平均線計算的美國GDP年均增速,已經從1969年的 4.4%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 2.2%,降幅過半。2018年二季度美國GDP 4.1%的增速已足以讓特朗普歡呼雀躍,殊不知杜魯門時期美國的單季GDP增速能超過17%。
美國不行了嗎?按照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的觀點,人類歷史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
蒸汽機出現之前為前工業社會,此時人類主要與自然競爭;此後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為工業社會,此時人們以經濟增長為核心(對應美國經濟的繁榮期);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後,美國已經進入"後工業社會",它強調的是人與人知識的競爭,在這一點上老年人依然佔據優勢,年輕人卻很難像之前一樣獲取相應的財富和地位
在經濟的高速增長階段,任何其他的問題往往會被忽視,但是在經濟失速後,這些問題會被放大好幾倍。兩代美國人之間的激烈碰撞,與其説是價值缺失或者道德淪喪,不如説是後工業社會美國社會矛盾加劇必然引發的世代對立。
而世代之爭,只是美國當下更為尖鋭的社會矛盾的一個表象,驢象之爭、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無一不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更真實的美國、更分裂的美國。
在繁榮的尾聲,美國將何去何從?這是不少美國精英在思考的問題。
1961年出生的奧巴馬,今年5月對黑人畢業生的線上演講,被視為"美版後浪"。
他説:"不要害怕。美國經歷了艱難的時期,奴隸制、內戰、饑荒、疾病、大蕭條和9/11。每次我們變得更加強大時,通常是因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像你們一樣,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並弄清楚瞭如何使事情變得更好。"
這個時候,台下的美國年輕人會不會嘟囔一句"OK Boomer "(你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