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站得越高,摔得越疼!
在富商雲集的潮汕地區,有一位大佬被外界稱為“資本教父”,他就是宜華系掌門人劉紹喜。
今年以來,隨着宜華系被立案調查,緊接着又曝出一連串債務違約,宜華系危機愈演愈烈,劉紹喜的“資本教父”地位也岌岌可危。
一
6月24日,宜華生活發佈風險提示公告,主要針對公司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一事。
公告稱,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公司尚未收到調查事項的結論性意見,但如果監管層認定調查事項屬實,並對宜華生活予以行政處罰,上市公司將面臨強制退市的風險。
雖然監管層尚未“蓋棺定論”,但宜華生活近期的麻煩事已經一樁接一樁,隨便拎出來一件,都夠讓人鬧心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有香港投資人反映,近期宜華美元債沒有按時付息,並已經收到債券受託人的函,確定宜華美元債實質違約。
該美元債發行期限3年,發行金額2.5億美元,票面利率8.5%,評級B3 / B-,這是中資企業在離岸美元債的最新違約案例。
在此之前,宜華系已經出現債券違約,並因此遭遇多家評級機構信用降級。
5月6日,上海清算所公告稱,因未能按期兑付“17宜華企業MTN001”利息,宜華集團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這是宜華系旗下首支違約信用債券。
“17宜華企業MTN001”於2017年5月2日問世,發行期限5年,發行金額10億元,票面利率6.5%,年應付利息6500萬元,今年的付息日應為5月6日。
違約發生前,國內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已經將“17宜華企業MTN001”和另一隻債券“17宜華企業MTN002”的債項信用等級從AA-下調至A。
國際評級機構也注意到宜華系的違約風險,穆迪和標普先後對宜華系信用評級進行降級處理,後因“信息不足”,雙雙撤銷了對宜華系的所有評級。
二
穆迪和標普所提到的“信息不足”,與宜華生活被立案調查不無關係。
4月26日,宜華生活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被監管層立案調查。
外界猜測立案調查或與公司年報有關,今年1月,宜華生活發佈2019年業績預虧公告,預計去年歸屬淨利潤約為-1.08億元至-1.59億元;扣非淨利潤約為-1.2億元至-1.75億元。
今年2月,趕在年報發佈前夕,宜華生活突然二度更換審計機構,將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臨時更換為亞太會計師事務所。
而在去年12月初,宜華生活曾宣佈,將審計機構更換為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想不到雙方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原因很可能是對方無法解決宜華生活的巨大問題。
宜華生活財務問題積重難返,並不是更換審計機構可以解決的,亞太會計師事務所決定對宜華生活2019年年報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理由是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加之監管層立案調查尚未有最終結論,事務所無法判斷立案調查結果對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程度。
同時,宜華生活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宜華生活”變成“*ST宜生”,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為5%。
最終面世的2019年年報顯示,宜華生活實現營收52.4億元,同比下降29.15%;歸屬淨利潤為-1.85億元,同比下降147.92%;扣非淨利潤為-2.07億元,同比下降155.51%。
在此期間,資本市場也做出反應,*ST宜生股價斷崖式下跌,期間還有多個跌停,不到一個月股價跌去56.96%,最低價跌至0.96元,公司總市值不足15億元。
三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宜華生活備受煎熬之際,旗下孫公司也傳來壞消息。
宜華生活全資子公司理想家居稱,其下屬公司華達利因無法償還部分債務擬進行債務重組,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請進入司法管理程序。
2016年9月,理想家居通過私有化方式將華達利收入囊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華達利的資產總額、淨資產及營業收入分別佔公司合併報表的比例為12.81%、15.15%及64.61%。
由此可見,華達利對宜華生活整體業績貢獻不少,如今連華達利都保不住了,宜華生活的真實基本面可想而知。
近年來,宜華生活“存貸雙高”的問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2015年-2018年,公司賬面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34.26億元、35.52億元、42.29億元、33.89億元。
同一時期,宜華生活賬面負債總額分別為58.72億元、85.57億元、87.25億元、94.93億元,幾乎是同期貨幣資金餘額的2倍甚至更多。
放眼A股市場,“存貸雙高”的上市公司背後多存在財務造假問題,例如已經崩盤的康得新及康美藥業,無不是“存貸雙高”的典型代表。
蹊蹺的是,截至2019年末,宜華生活賬面貨幣資金僅剩4.05億元,大幅減少88.06%,而公司賬面負債總額仍高達84.12億元,比貨幣資金的20倍還多!
宜華生活這邊已經慘不忍睹,兄弟公司宜華健康也好不到哪兒去。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17.9億元,同比下滑18.68%;歸屬淨利潤為-15.7億元,同比下滑986.19%!
隨後,宜華健康收到監管層的年報問詢函,但至今尚未作出回覆。二級市場上,宜華健康股價已經從2015年最高點一路向下,從近30元跌至3元左右,累計跌超80%。
四
宜華生活和宜華健康都隸屬於宜華集團,它們背後站着同一位資本大佬,即潮汕“資本教父”劉紹喜。
1987年,劉紹喜借來800元,開辦了自己的木工廠,從中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後,劉紹喜攜宜華集團高舉高打,至今已發展成集木業、地產、健康、投資於一體的商業帝國。
2004年,宜華木業成功上市,成了汕頭當地首家登陸A股的民營企業。此後,劉紹喜又將旗下平台宜華健康包裝上市,因高超的資本運作手段,被外界稱為潮汕“資本教父”。
但近年來,這位“資本教父”卻做起了糊塗事。去年3月,有媒體曝光劉紹喜夥同第三方機構配資炒股穿倉,這位資本大佬炒作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家股票,引發輿論熱議。
當掌門人已經玩到這種地步,宜華集團的真實狀況已經昭然若揭。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宜華集團總資產為559.54億元,總負債為328.89億元,其中流動負債242.4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宜華集團的短期借款增長較快,從期初的59.42億元增長至期末的77.05億元,漲幅接近30%。
截至目前,宜華集團在國內共有9只債券,存量規模達42.44億元,加上2.5億美元債,債券總規模接近60億元。
此外,宜華生活在國內有2只債券,存量規模達18億元;而宜華健康也有一隻存量規模達2億元的債券“18宜健01”。
粗略計算,宜華系存量債券至少有80億元,對宜華系而言,這無異於泰山壓頂,怎麼把這座債務大山移平,成了擺在劉紹喜眼前的頭號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