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額突破3萬億元 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幅提升
主持人於南: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資本市場在抗疫以及“六穩”“六保”中發揮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下一步,政策支持力度仍將加大,從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強化對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期待能有更多市場主體,真切地感受到政策紅利,讓“信心”傳遞、擴散開來。
本報記者 杜雨萌
伴隨着我國經濟新舊動能的轉換,如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融資結構優化,愈發成為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日前,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直接融資規模整體增加,佔社會融資比重從32%增加至36%。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平台之一,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對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從今年資本市場有關的各項數據上看,其對企業融資需求及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正進一步增強。
具體來看,《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今年以來截至8月26日,A股222家企業通過IPO公開募集資金合計約2962.11億元;178家企業的定向增發募集資金合計約5107.01億元;13家實施配股的募集資金合計約383.11億元。此外,還有1家企業實施5.8億元的公開增發;再從債券角度看,今年以來截至8月26日,年內已發行的140只可轉債共募集資金約1489.01億元,已發行的2290只公司債共募集資金約20765.53億元。
整體上看,今年以來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實現的直接融資金額高達30712.57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22474.62億元,同比增長36.65%。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提高,與再融資新規落地及公司債發行實施註冊制有較大關係,這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定增限制得以鬆綁,另一方面,也讓債券發行效率進一步提高。”在袁華明看來,隨着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正式落地,無論是其對上市企業包容性提升或是發行效率上看,預計將進一步放大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能力。
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這意味着創業板註冊制時代正式開啓。註冊制下新股上市更加常態化,預計資本市場的整體融資規模將持續攀升,尤其是從IPO環節來看,後續企業通過IPO融資可能會更多地向實施註冊制的板塊傾斜。
值得關注的是,證監會副主席李超8月24日表示,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抓手。從科創板改革開始,全面推行註冊制大體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科創板註冊制改革,這是一項增量改革,力求取得註冊制改革的突破,並且驗證相關制度規則可行性;第二步是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這是一項增量加存量的改革,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第三步是全市場註冊制改革。這需要在充分總結、評估科創板以及創業板改革的基礎上加以完善,適時推出。
劉有華稱,隨着註冊制改革逐步向主板、中小板全面推廣,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的制度入口,有望被進一步打通。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