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品要漲價?A股週期核心資產要重估?
今年以來,科技與消費是A股市場走高的引領者,低估值週期板塊並無大的行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分析師發出看好的聲音,週期板塊成為不可忽視的領域。
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有分析師認為,雖然今年中國遭遇大面積洪澇災害,但經濟增長趨勢並未受影響。而與此同時,PPI上行、工業品價格上行未被市場重視。
這也意味着,工業品領域可能存在着預期差,未來或將催化週期股價值的重估。
工業品價格上行風險
對於工業品來説,海通證券陳興、應鎵嫺在今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從國際分工來看,中國、美國與歐洲是全球重要的需求和工業品生產國,而南美的智利、秘魯和東南亞等部分國家負責提供工業原料等大宗商品。
在全球疫情演化的背景下,中國在全球率先實現了經濟復甦,3月製造業PMI指數就已見底回升,二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轉正。而美國和歐洲也相繼解除封鎖,4月美國和歐元區製造業PMI指數雙雙見底。
大國經濟率先復甦拉動工業品需求,但是小國疫情還在發酵,比如南美等國多數還處於疫情風險上升期,導致供給端存在收縮風險。
與此同時,極端天氣並非僅出現於國內。海通證券稱,今年北印度洋海温異常偏暖,使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增強,引導充沛水氣帶來汛期強降雨,而厄爾尼諾事件進一步強化了本輪降雨過程。
報告稱:
由此可見,今年我國的洪澇災害,其實是氣象變化的結果,從全球氣候系統的角度而言,這並不是個孤立的現象,而具有全球聯動的特徵,如澳洲大火和非洲蝗災就都和印度洋的暖流活動有關。
海通證券稱,在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南美,近來頻繁受到暴雨侵襲,印尼南部區域則面臨持續乾旱天氣,對於這些大宗商品主要產地,氣候現象變化對於供給的影響值得關注。
在受疫情衝擊的同時,再疊加極端天氣的打擊,工業品供給收縮的影響就可能會進一步放大。
與此同時,為應對疫情給經濟和金融體系帶來的衝擊,全球央行開啓了新一輪的“大放水”。競相超發貨幣無疑會帶來貨幣貶值。疫情期間避險需求的加強曾使得美元指數短期走高,但7月美元指數均值已降至96.2,創下19年2月以來的新低。
海通證券表示,由於大宗商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其價格也會受到美元指數的影響,CRB現貨指數和美元指數之間就存在着比較明顯的負相關關係。因此,貨幣超髮帶來的美元貶值,也有助於推動工業品價格的上漲。
週期資產要迎來高光時刻了?
興業證券張憶東也同樣提到,美元走弱也有利於大宗商品上漲,週期龍頭公司將迎來價值重估的機會。
張憶東認為,目前美國經濟相對其他國家走弱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穩定性都令人擔憂,因此,美元中期走弱的趨勢越發明顯。
根據歷史經驗,美元走弱,有利於新興市場優質資產的價值重估。當美元步入中期走弱的趨勢之後,新興市場股市往往上漲,同時還伴隨着大宗商品上漲。
更重要的,對於國內市場而言,張憶東認為中國新一輪庫存週期啓動,為週期性行業的核心資產價值重估帶來“天時”。
張憶東稱,中國的庫存週期是很典型的40個月,上升階段約24個月,下降階段約12-16個月。原本自2019年底有望啓動的中國新一輪庫存週期,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奏。
但庫存週期的規律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二季度庫存水平連續下降疊加PPI企穩,指向新一輪庫存週期啓動。
張憶東認為,考慮國內政策定力,此輪補庫存的動能可能會弱於以往數輪。但2020年海外出台了史無前例的財政大刺激,一旦海內外庫存週期共振,那麼這一輪庫存週期可能比預期的更強一些。
對於市場而言,張憶東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復甦的動能相比2009或2016年庫存週期的上升階段要弱,所以並非所有周期股都有機會,強者恆強的邏輯仍在持續強化,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提升,龍頭公司將更受益於補庫存。
報告稱,傳統行業核心資產價值重估的轉機,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東風就是增量資金。中期來看,有非常明確的三大的增量資金的來源,分別是:外資;保險資金;銀行理財子公司。這三方面資金比其他資金更追求中長期的性價比,更關注風險調整之後的收益,所以,週期核心資產的重估將受益於此。
在投資策略上,張憶東認為,需要聚焦性價比,多在週期核心資產中找轉機,當心泡沫資產。目前“有點陽光就能燦爛”的機會在於,庫存處於低位的週期核心資產,受益於經濟復甦的利潤彈性大:
首先,基於庫存週期啓動的邏輯,庫底處於低位的週期行業的龍頭公司復甦動能將更強,如汽車、機械、電氣設備、化工等。
第二,一旦未來兩年宏觀經濟略超預期,競爭格局更好的週期行業的核心資產將更受益,如建材、化工等。
第三,週期屬性和金融屬性的大宗商品價格彈性更大,如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