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三次降準釋放1.7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長期流動性,先後出台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1.5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今年以來中國金融領域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
但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平穩發展不能僅靠“大力出奇跡”,更要精準有方向。這些金融“活水”,是否澆灌到了亟待“輸血”的領域?
此次疫情突如其來,直接“抄底”許多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面對困難,儘管一些“小老闆”積極自救,試圖逆境突圍,“缺錢”卻依舊是他們難以邁過的一道坎。
浙江安吉恆豐衞生材料有限公司原是一家衞生材料加工廠,疫情暴發後試圖改造生產線轉產防護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然而,在前期審批及相關物資採購已投入不少成本的情況下,疫情期間部分貨款沒有回籠,物流原材料成本上漲又令預算大大超出。眼看生產線準備好、人工到位,卻卡在了購買原材料的資金上。
“絕對不能功虧一簣啊!”關鍵時刻,企業主王國平得知了浙江省推出的金融綜合服務平台。通過平台在線提交貸款申請的當天下午,他就接到了當地農商行客户經理的電話。詳細瞭解情況後,該銀行第一時間發放了200萬元“抗疫助企專貸”,為企業轉產後的第一批生產注入了資金“活水”。
中國金融領域助企紓困政策力度和準度持續提升,給更多類似故事的出現提供了土壤。
為了使資金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中國央行創新了支持中小微企業貸款的延期還本付息以及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工具。如今“專項貸款”成為許多銀行和地方政府支持企業的“標配”。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已安排“專項紓困資金”,金額合計1000億元;武漢等多地均建立了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資金。
各方努力下,今年來中國貸款覆蓋面明顯提升。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27.5%,連續5個月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前7個月增加2.2萬億元,同比多增8810億元,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007萬户,同比增長21.7%。
值得注意的是,貸款利率也持續下降。7月份新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27%,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91個百分點。
中國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高飛介紹,一些具體政策措施取得積極進展。比如,從兩個直達工具的進展情況看,6-7月份已經對50.6萬家企業的1.44萬億到期貸款本金實施延期,其中普惠小微貸款本金延期4126億元;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1.6萬億元,同比多發放5017億元。
在此背景下,市場主體經營狀況總體改善。據統計,7月末中國共有各類市場主體1.3億家,較上年末增加約900萬家。有觀察指,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户之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倒閉、沒有出現規模性失業現象,財政金融政策適時適度支持功不可沒。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認為,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企穩向好,但金融仍需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貨幣政策靈活適度。聚焦小微、精準滴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將繼續成為下半年貨幣政策和金融工作的重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