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天眼查顯示,蘇州東微半導體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東微半導體”)近日發生一系列工商變更,投資人新增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官網信息顯示,東微半導體主營業務為功率半導體的研發和製造,於2012年製造出世界上首個半浮柵晶體管(Semi-Floating Gate Transistor),可用於新型存儲器,感光器件及功率器件等應用,該技術論文於2013年在美國《科學》期刊上正式發表;
2014年起,公司開始陸續量產國產化超級結系列高壓大功率MOSFET,成為國內首個量產工業級大功率系列高壓MOSFET的廠商,產品SFGMOS、GreenMOS進入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池保護及同步整流、充電樁等領域;2019年,公司創新型IGBT進入量產,性能達到國際一流。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日報》查詢發現,除了華為之外,東微半導體的股東中,還不乏大基金和中芯國際的身影。工商信息顯示,東微半導體的第四大股東為國家大基金旗下上海聚源聚芯集成電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後者第二大股東為中芯晶圓股權投資(寧波)有限公司(中芯國際(上海)間接持股)。
注:東微半導體股東信息注:上海聚源聚芯集成電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股東信息注:中芯晶圓(寧波)股權穿透圖此外,就在媒體集中報道華為入股東微半導體的前一日(9日),有外媒稱國內IGBT龍頭比亞迪半導體將赴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受此消息影響,A股比亞迪今日早盤股價再創新高。
汽車電動化、5G浪潮下 功率半導體迎發展機遇
資本和市場熱捧的背後,功率半導體究竟有何“魅力”,引巨鱷紛紛拋出橄欖枝?
據瞭解,功率半導體是電子裝置中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主要用於改變電子裝置中電壓和頻率、直流交流轉換等,可細分為功率器件和功率IC兩大類。功率器件又分為二極管、晶體管、晶閘管,晶體管為其中市場份額最大的種類,上文提及的IGBT、MOSFET則為當前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功率型晶體管。
圖源:華安證券分析師尹沿技7月6日報告根據IHS數據,2019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400億美元,2021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41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達到4.1%。
國內方面,我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138億美元,佔據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的31%,2021年我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83%,超過全球功率半導體增長速度。
中銀證券分析師趙琦3月27日報告指出,在下游應用領域,汽車電動化是功率半導體發展新動能。據全球龍頭英飛凌預測,輕度混合動力汽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半導體元器件價值量分別達到531 美元、785美元、775美元。
此外,趙琦認為,5G通訊技術也將帶來功率半導體需求的提升,根據英飛凌數據,4G MIMO射頻板上功率半導體的價值量約為25美元,但5G massive階段的射頻板功率半導體價值量將提升到100美元,是MIMO射頻板的4倍。
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中國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週期打開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高端MOSFET、IGBT等領域仍以英飛凌、安森美、意法半導體、三菱電機、東芝、瑞薩等國際大廠佔主導;在車用半導體領域,國際大廠也積極佈局,外延併購完善汽車電子產品線。
但中銀證券趙琦認為,近年來國產功率半導體廠商取得較大進步,從低端市場開始逐步向車用等高端運用市場滲透。隨着社會電氣化的發展,我國成為全球功率半導體最大消費市場,國內孕育了一批功率半導體廠商,包括斯達半導體、華潤微電子、士蘭微等功率半導體廠商,並依託國內市場和政策切入市場,加速功率半導體國產化替代的進程。
財信證券分析師司巖在7月6日報告中指出,從年內的短期邏輯看,下半年功率半導體需求端整體將呈現一定程度的回暖,服務器、數據中心和通信產品的需求有望延續,隨着海外部分地區階段性復工復產,工業、汽車以及消費電子的需求有望較上半年出現局部改善;
從未來的長期邏輯看,主要有三個驅動力:一是功率半導體全球供需關係不平衡,國內功率半導體加快擴產;二是國產替代呈現穩步加速態勢,國產廠商迎來良好的客户拓展和擴大市場份額機遇,有望在近幾年形成較為明顯的成長效應;三是5G、特高壓、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推廣將明顯帶動功率半導體技術升級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