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應當給予投資者多樣化的選擇,可以提供一些收益率均等風險水平不變的理財產品供投資者轉移,同時在轉換過程中一定要和用户協商,做一些個性化的方案,彌補投資者利益損失。
近期,銀行理財市場中充斥着“清退”、“提前終止”的字眼。
億聯銀行擬對旗下一款智能存款產品進行清退,因調整方案相比當初購買時該行給出的利率水平差距較大,由此引發不少儲户反對。
工行計劃提前終止的“安享長盈”系列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大多在5.5%至6.1%之間,遠高於同期發行的普通理財產品,如今的“強退”也引發部分投資者質疑。
銀行這一系列舉動背後究竟是何緣由?未來是否會有更多高息產品被強制離場?
金融監管研究院資管部總經理周毅欽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兩者稍微有一些區別,智能存款的提前終止和監管部門的金融監管窗口強力指導有關,銀行必須按照新的監管口徑執行。而理財產品的強退則有一些不一樣。資管新規過渡期已延長至2021年底,實際上給予了銀行更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銀行在此時選擇對產品進行清退,看似有一些着急,但一定是綜合衡量下的最優決策。
“銀行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時間雖然更充裕,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不提前進行產品調整,到了2021年下半年再臨時抱佛腳,容易產生懸崖效應。二是這些待清退的產品如果不進行調整,改造空間已非常小,底層資產中還有一些難以處置的資產,必須要提前進行佈局。” 周毅欽認為,銀行方面選擇清退,從根本上還是出於合規考慮,力爭在2021年過渡期結束後,全面完成產品大改造。當然,現階段肯定是有陣痛。未來,產品不合規、整改困難的中小銀行也會有這種清退的情況陸續發生。
靠檔計息類產品落幕
近日,億聯銀行對旗下一款智能存款進行清退,產品名稱為“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於2019年初在京東金融上發售,該存款為靠檔計息產品,期限最長為5年,利率最高能達到6.02%,下半年利率有所下調,但最高也能達到5.82%。
億聯銀行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客服中心並未接到清退或調整的方案,目前只是對部分投資者進行市場調研,以獲取相關建議,但目前這款產品已於今年年初下線停售。
但據儲户反映,億聯銀行擬定方案顯示,如果在今年底前提前支取,因投資期限均未滿3年,利息按照靠檔1.967%計算。若在明年提前支取,則按活期利率計息。而這一方案相比當初購買時該行給出的利率水平差距較大,引起投資者不滿。
除億聯銀行外,早在今年4月,廊坊銀行和張家口銀行已相繼發佈智能存款清退公告,如果在清退日之後提取智能存款,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計息。另外,廣發銀行於8月13日發佈公告稱,由於國家相關政策調整,將於2020年9月11日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
為何靠檔計息產品紛紛離場?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億聯銀行下架智能存款產品,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響應監管精神,主動對此類產品進行清理;另一方面,由於目前監管部門尚未公開明確此類靠檔計息產品的存量清理要求,不排除銀行方通過“一刀切”方式緩解其負債端壓力。
普益標準研究員楊超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靠檔計息類產品,是指產品提前支取時不按照活期利率計息,而是按照存款時間分段計算利率,也就是執行階梯利率的產品。“實際上是銀行對存款人利益的讓渡,會增加銀行的資金成本,因此引起監管重視並對此進行規範”。
今年3月,央行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明確指出:各存款類金融機構應嚴格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按規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將存款利率管理規定和自律要求情況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
“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紛紛對靠檔計息類產品進行整改以符合監管要求。這也體現了監管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減少銀行負債端壓力,進而通過銀行傳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切實讓利實體經濟的決心。”楊超説。
此外,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還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降低貸款利率。“貸款利率很大一部分是由銀行的資金成本決定,如果想要下調貸款利率,真正讓利實體,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負債成本降下來”。
高息理財產品“強退”
除了上述智能存款被清退外,近期也有投資者收到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提前終止通知。
記者瞭解到,工行提前終止了“安享長盈”工銀財富客户專屬理財產品1829天,該理財產品2018年3月發行,從產品名稱中可以看到理財期限長達5年,原到期時間為2023年3月8日。但工行發佈了提前終止公告,產品到期日提前到2020年7月29日。
工商銀行客服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為6.1%,對於投資者而言,獲取理財收益的時間從五年壓縮至兩年,有一些損失。
該客服人員還表示,目前“安享長盈”系列產品已全部做出調整提前終止。“在説明書中有寫道,銀行可以在特殊情況下單方面提前終止產品。”客服人員稱,具體終止的原因是產品問題。
楊超表示,不少銀行單方面提前終止“老”理財產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為了加快淨值化轉型步伐,壓降存量資產規模、減輕轉型壓力;另一方面是為了控制資金成本,減少產品成本與收益倒掛現象。這些“老”理財產品的保本收益率一般在5%以上,在現階段市場流動性寬鬆、利率不斷走低的情況下,銀行較難達到這一收益水平。
但是,銀行理財產品單方面強退的做法合規嗎?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殷燕敏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從銀行理財產品説明書中的條款規定來看,絕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都規定銀行有權提前終止,而投資者是沒有權限提前終止的。因此,從合同約定來看,銀行的做法是合法合規。但對於投資者而言,在收益上有一定損失。
目前,理財產品的轉換還在持續進行中。未來還會有產品被提前強退嗎?業內人士表示,理財產品提前強退有可能發生,但不會成為主流。
“資管新規延期一年,能有效緩解銀行新老業務過度壓力,有利於銀行壓降存量資產。過渡期結束後也允許個案處理,給予了更多政策空間。”楊超説。
從轉型進度來看,據普益標準數據,2020年二季度全市場銀行機構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度為53.82%,較2019年末上升9.7個百分點。分類型來看,截至2020年二季度,股份制銀行轉化效果最為顯著,淨值化轉型進度超過60%;城商行次之,淨值化轉型進度超過50%;國有行和農村金融機構淨值化轉型進度尚不到50%。
“在存量產品的處置上,銀行應當提前與客户協商溝通,包括但不限於調整原因説明,處置方案的出台等,對於此前條款中尚未明確的內容,儘量按照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角度給予安排。”蘇筱芮説,採取“一刀切”方式,既損害了客户利益,又會對銀行聲譽造成潛在不良影響,還可能引發客户流失。
黃大智提出,銀行應當給予投資者多樣化的選擇,可以提供一些收益率均等風險水平不變的理財產品供投資者轉移,同時在轉換過程中一定要和用户協商,做一些個性化的方案,彌補投資者利益損失。
“如果銀行過於短視侵犯投資人利益嚐到甜頭,後面其他銀行紛紛跟進效仿,這可能會引發社會問題,所以我還是堅持金融消費者利益保護的立場,不能開這個壞頭。長遠來看對銀行的品牌信用,客户留存會有損傷。”蘇筱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