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滬指經過3月以來的修復之後再度觸及3000點區域附近,技術面存在較大阻力,若無增量資金的配合或較為樂觀的一致性預期,滬指向上突破仍需等待時機,但向下可能性也較小,年初至今權益基金髮行火爆,6月亦有外資入市預期,若有回調,反而是資金逢低結構性參與核心資產的機會。創業板指的彈性更強,制度優勢下有望吸引資金入場,但節奏上仍會受到權重藍籌的影響。
後續可關注國內政策層面的相關進展。日前,降息降準預期落空引發債市大幅調整,市場擔憂A股或被傳導。但考慮到全球衞生事件的反覆下,經濟的恢復仍需政策的加碼,後續市場的流動性大概率將保持寬裕,信用週期也將持續擴張來支持實體經濟復甦。央行日前稱,將於6月15日左右對本月到期的MLF一次性續做,具體操作金額將根據市場需求等情況確定。屆時續作的規模及利率的變化,也將對市場節奏起到關鍵作用。
一、創業板註冊制正式落地,改革全面提速
2020年6月12日,創業板註冊制正式落地。證監會發布包括《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在內的26項文件,這些文件涵蓋創業板企業註冊制上市、再融資、監管、發行承銷、股票交易等方方面面,包括8項主要業務規則及16項配套相關業務規定,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創業板註冊制及再融資、二級市場交易等相關的制度框架。根據證監會發布的公告,6月15日將開啓創業板上市審核工作,創業板註冊制上市企業呼之欲出。
《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與徵求意見稿相比變動不大,主要變動加強了對投資人的保護。此外,相關配套措施相較此前有以下七大看點:
1、創業板註冊制正式落地,受理時間進一步明確。
6月12日證監會發布創業板註冊制一系列相關規定,並宣佈6月15日起開始受理創業板IPO、再融資、併購重組等相關申請。
2、進一步明確創業板科技定位,傳統企業原則上不支持上市。
此次創業板相關配套文件再次明確了創業板的定位,《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指出“保薦人應當順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導向,推薦符合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創新創業企業”,並列出了原則上不支持在創業板申報上市的十二類傳統企業,包括房地產、農林牧漁、採礦業、紡織業、建築業、金融業等。進一步明確了創業板的科技屬性,進一步改善我國科技企業的融資環境。
3、優化退市指標,增設“ST”。
此次創業板相關文件將企業退市市值指標調整為“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市值低於3億元”,規則進一步優化,向大市值企業傾斜。此次新規,新增“ST”制度,完善新三板退市制度。
4、放寬有關基金漲跌幅限制至20%。
創業板此後漲跌幅限制擴大為20%後,深交所在此次的《交易特別規定》中進一步擴大基金漲跌幅限制為20%,以便於提高基金產品定價效率。根據規定,對“跟蹤指數成份股僅為創業板股票或其他實行20%漲跌幅限制股票的指數型ETF、LOF或分級基金B類份額;基金合同約定投資於創業板股票或其他實行20%漲跌幅限制股票的資產佔非現金基金資產比例不低於80%的LOF。”實施20%的漲跌幅限制。創業板基金市場有望進一步活躍,相關基金產品規模有望擴大。
5、支持紅籌企業登陸創業板,明確其上市條件。
在新發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中,調整紅籌企業發行後的股份總數限制為不低於 3000 萬,明確紅籌股上市退市相關規定。發佈《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創新試點紅籌企業財務報告信息披露指引》,明確了紅籌股登陸創業板的會計信息披露規則。為紅籌股落地創業板打下制度基礎。未來,創業板有望成為吸引在港上市的科技企業回A股的重要場地之一。
6、定價方面,創業板IPO採用詢價發行,兼顧直接定價。
在創業板IPO定價方面,主要採用詢價發行的方式,同時兼顧直接定價,保留直接定價發行方式,使得創業板發行定價更加靈活,完善多元化的定價發行方式,滿足不同條件企業需求,提高市場效率。
7、交易方面,制定盤後交易制度,完善交易制度,提高單筆最高申報數量。
《交易特別規定》將實施盤後定價交易制度,每個交易日的15:05至15:30為盤後定價交易時間。進一步豐富市場交易方式,另外設置漲30%、60%盤中臨時停牌指標。完善交易制度。同時在上市發行時,提高限價申報數量至30萬股,放寬限制,更好滿足投資者需求。
二、衞生事件或擾動反彈節奏,資金面有較大看點
本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出加速增長態勢,週五全球累計增加確診患者超過14萬例,單日新增確診量續創歷史最高水平。海外市場受疫情再度爆發的擔憂在週中迎來重挫,從數據上來看,美國部分州的新增病例跟隨其急於復工復產的經濟有抬頭跡象,疊加納指已從今年低點反彈超40%,估值重新回到較高水平,短期內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或將回落。
迴歸至A股,其韌性在週五的盤面已有所體現,但向上的動力或尚需等待。其一,滬指上方面臨技術面的阻力,其二,註冊制的加速推進,疊加從嚴退市機制,長期而言,制度的優化將吸引增量資金入市,但短期內註冊制背景下IPO供給的增加及7月下旬科創板首發解禁潮的來襲對市場或有擾動。其三,若外圍持續走弱對A股仍有情緒面的壓制。
積極的看點則主要在於,股市資金面的微觀供需上仍有望給予較大支持。
1、外資在3月大幅拋售A股316億元后, 4月初至今重新迴流A股超1122億元,截至2020年6月12日收盤,全年淨買入A股超944億元。A股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加大,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模式主要有QFII及滬港通,日前GDR再迎新進展,A股在國際上影響力有望提升,有利於優質企業全球融資,並促使我國資本市場制度進一步優化。此外,富時羅素指數將於6月下旬擴容A股,權重將由17.5%提升至25%,預計將帶來增量資金約250億元。近一個月,北上資金增倉行業以電子、醫藥、電氣設備、化工、非銀為主。隨着外資的流入,權重龍頭的估值有望進一步修復。
2、2020年年初至今,權益類基金髮行持續火爆,從發行份額上可見2020年上半年的發行份額僅次於2015年上半年的規模。一方面是2019年權益類基金年化收益率中位數達49%,較為顯著的財富效應加速吸引個人投資者;另一方面,剛兑打破、“房住不炒”疊加全球負利率環境加劇“資產荒”矛盾,大類資金資產配置進一步向權益轉移。所以短期而言,我們也不用過於擔憂市場再度下探的概率,外圍因素若引發回調,反而是新發基金逢低結構性參與核心資產的機會。
滬指經過3月以來的修復之後再度觸及3000點區域附近,技術面存在較大阻力,若無增量資金的配合或較為樂觀的一致性預期,滬指向上突破仍需等待時機,但向下可能性也較小,滬指在2800點附近有較強支撐。創業板指的彈性更強,制度優勢下有望吸引資金入場,但節奏上仍會受到權重藍籌的影響。
後續可關注國內政策層面的相關進展。日前降息降準預期落空引發債市大幅調整,引發市場擔憂A股被傳導。但考慮到全球衞生事件的反覆下,經濟的恢復仍需政策的加碼,後續市場的流動性大概率將保持寬裕,信用週期也將持續擴張來支持實體經濟復甦。日前,央行稱,將於6月15日左右對本月到期的MLF一次性續做,具體操作金額將根據市場需求等情況確定。屆時續作的規模以及利率的變化也將對市場節奏起到關鍵作用。
短期內,市場風格或將再度切換,具體而言,行業配置上有如下幾方面的建議:
前期受益於復工復產邏輯的板塊如航空、休閒服務等板塊或將休整,建議規避生鮮板塊,內需確定性溢價較高的消費品種或再迎催化,如食品、醫藥、在線文娛、雲辦公等。
618電商節疊加擴內需政策的持續加碼,促銷活動及大額優惠券刺激利好電商物流、直播網紅、消費電子等板塊。
券商將受益於註冊制落地、漲跌幅限制的擴大及股權管理新規。註冊制的推行有望擴大券商、金融機構一級市場投行、增發業務的業績增量空間。漲跌幅限制擴展或加劇市場波動並放大市場成交量。日前,證券公司股權管理新規出爐,降低證券公司股東門檻,放鬆券商行業監管,有助於證券公司引入資本,保持活力。
科技成長短期或面臨較大波動,中長期我們依舊看好5G產業鏈、半導體及自主可控等領域。儘管科技股相對較高的估值,疊加美國對我國科技領域的壓制,可能會使得科技股波動加大,但長期來看,註冊制、併購重組和分拆上市等股權融資改革則有助於改善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融資環境,科技股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行業景氣度上行態勢。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產業升級不斷推進背景下,科技創新將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公共衞生事件影響下,全球產業鏈有望重塑,我國科技企業國產化替代的進程將進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