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再將人民幣國際化提上發展議程。5月27日,最新發布的《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報告2019》指出,截至2019年末,銀行間債券市場餘額達到87萬億元,佔我國債券市場存量的90%;同時,外匯市場全年成交金額36萬億美元,目前我國銀行間市場正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我國經濟再次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在離岸市場上人民幣交易區域正不斷擴展:2019年人民幣在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額和全球支付中的份額分別位列全球第八位和第五位。同時,我國官方在5月18日一份報告中提出,將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兑換,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相比之下,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卻受到動搖。在美國經濟進入危機這半年以來,多國採取了各種應對措施。據悉,從今年3月份開始,俄羅斯就開始不斷增加人民幣結算比例;伊朗宣佈用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該國主要外匯貨幣之一......除了減少對美元的使用外,部分國家也開始了美債的拋售,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報告,今年3月份,海外投資者拋售美債的總規模共計達到了22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42.74億元)。
在此背景之下,人民幣國際化正迎來巨大的機會。據中國日報網5月19日報道,在海外投資者拋售美債的同一時間,購買熊貓債的總額高達73億元,累計金額3894.7億元。除此之外,在6月上旬,亞投行還很可能將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50億元人民幣熊貓債。
同時,境外投資者和企業對人民幣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532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模式入市,環比新增12家。今年以來,全球三大鐵礦巨頭還與實現了人民幣跨境結算,可以看出,以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作為基礎,面對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人民幣正迎來了國際化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