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 1: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惠民更多贏

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户;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這是一項備受百姓關注並擁護的民生工程,旨在通過升級完善、科學改造,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差且老化、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不完善、社區服務不健全等問題,有效提升廣大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惠民工程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十分關鍵。不同的老舊小區有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底子”沒法搞“一刀切”。所以,改造分為三大類——基礎類包括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移動通信、光纖入户等基礎提升;完善類指向建築節能改造、有條件的加裝電梯等改善型需求;提升類囊括養老、托育、家政服務、公共設施智慧化等,滿足品質生活要求。三類改造內容不同,逐級提升,尊重實際。地方管理者要結合本地乃至逐個小區情況,合理確定改造標準。凡事要量力而為,這也需要廣大居民的理解配合。

小區改造花銷不小,資金支持也已明確。“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這一機制既突出政府職責,又體現居民出資居民受益,還調動了社會資本的積極性。

具體來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給予資金補助。同時,支持各地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籌措改造資金。政府資金重點聚焦基礎類改造是一種“託底”。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加裝電梯等,是讓“自住者自助”,體現公平原則。吸引社會力量投資參與改造運營,支持以“平台 創業單元”方式發展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服務,是尊重市場、規範運營、平衡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益實踐。

《意見》更明確,杜絕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切實評估財政承受能力,不得盲目舉債鋪攤子。結合政府、居民、社會合理共擔,將進一步強化民主監督、避免資金浪費、確保工程質量。

老舊小區改造,會給小區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是政府“保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但這還不是全部。事實上,工程改造涉及方方面面基礎投資,投資能調動相關行業產能,促進後者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產生“穩企業”“保就業”的積極效果。小區環境變得更好,居民家裏也可能重新裝修、購置智能家電等。這將進一步促消費、擴內需、助增長,取得多贏效果。

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做好宣傳、凝聚共識、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好事理當辦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1 字。

轉載請註明: 觀點1 1: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惠民更多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