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站在客户立場才會發生風險事件!浦發股東會四大關鍵詞 年底科技人員要突破5000人

  

沒站在客户立場才會發生風險事件!浦發股東會四大關鍵詞 年底科技人員要突破5000人

  浦發銀行(行情600000,診股)2019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疫情之下,浦發銀行迎來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宣讀系列議案後,9名股東陸續提問,浦發銀行管理層一一作答,會議時長近4個小時。

  針對股東提出的風險事件處置、網點及APP用户體驗、疫情及政策影響等問題,浦發銀行行長潘衞東表示,既要關注表象,更應該關注底層、深層次的問題。

  潘衞東在回答中提到,浦發銀行將加強“一個銀行”的概念,落實“客户經營”,強化“合規經營”,同時強調“科技引領”,領先同業。

  四個關鍵詞,既有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也藴藏新一屆領導班子對這家大型股份行下一階段發展的思考。

  浦發銀行董事長鄭楊表示,在確立“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股份制商業銀行”戰略目標後,浦發銀行將心無旁騖推進戰略實施。

  強調“一個銀行”概念

  所謂“一個銀行”,指的是總行管控能力要提高,包括對市場判斷力、對分支機構的穿透管理能力。

  在潘衞東看來,從一家區域性銀行逐漸發展為全國性銀行,管理要求完全不同,最關鍵在於要強調“一個銀行”。

  “商業銀行是一級法人的經營體制,無論是理念、文化、管理和執行層面,都應該保持一致,這一點我們以前做的不夠,現在必須加強。”潘衞東説。

  “一個銀行”的背後,是浦發銀行對成都分行事件的自我反思和總結。

  潘衞東表示,今年開始,浦發銀行尤其強調總行的統籌能力和穿透管理能力,並希望藉此解決分行一些管理渙散導致的風險問題。

  浦發銀行副行長、首席風險官劉以研進一步表示,成都分行事件發生後,兩地政府及相關監管部門共同形成處理機制,嚴格監督處置,“到現在基本上是迴歸了正常”。

  據瞭解,浦發銀行對該事件的處置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針對違規操作進行合規整改,已於2018年基本結束;

  二是全行舉一反三、追究問責,並建立相應的規章管理制度,已於2019年結束;

  三是分類處理,恢復正常。

  “心中有塊‘傷疤’,有時候不是一個壞事,它會時時提醒我們一定要堅持‘一個銀行’,同時,也只有‘一個銀行’才能適應未來銀行業數字化發展的模式。”潘衞東總結稱。

  鄭楊也表示,浦發銀行將從傳統思維向新發展理念轉變,從粗放式發展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變,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合規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潘衞東在會上表示,合規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前提,一定要強化,絕不心慈手軟。

  “現在每個月都要開全行分析會,分析經營情況,主要是講哪裏做的不好,是一個問題導向的會。特別是對合規問題零容忍,直接問責分行一把手,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潘衞東透露。

  浦發銀行副行長崔炳文透露的一組數據則顯示,今年以來,該行收到的監管處罰筆數、處罰金額分別同比下降43%、48%,案件發生率為零,趨勢向好。

  在副行長劉以研看來,一家銀行風險管控的好壞,主要來源於四方面:有沒有統一的風險文化,有沒有風險管控的全覆蓋管理體系,有沒有穿透式的管理工具和技術,風險管理隊伍是否能借助各類工具防控、識別風險。

  劉以研表示,近年浦發銀行在風險體系管理架構上進行了大規模改革,在制度建設、體系建設、系統建設、員工規範,包括風險識別工具的建設上也大幅度提升。

  “2016年我們的風險遷徙率是7%左右,2017年是3%多,到現在不到1%,説明增量風險不斷減小,加上大規模消化存量不良,全行資產質量是越來越好的。”劉以研稱。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浦發銀行實現不良“雙降”。但疫情的變化也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疫情影響下,有效資產很難獲得,要降價、降低風控門檻去競爭。不投放不行,銀行要生存,投放就要‘火中取栗’,極其考驗銀行風險管控能力。”劉以研表示。

  他同時透露,浦發銀行將對增量授信實行名單制管理,支持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避免盲目投放;另一邊,加快存量結構調整、總量管控,做好風險管控。

  “總行帶着分行去經營客户”

  此次股東大會上,也有股東表達了對浦發銀行個別產品、服務的不滿,潘衞東對此並不避諱,坦言“確實還有差距和不足”。

  他表示,客户應該是所有經營和管理的出發點,要真正做到以客户為中心,這同時也是解決風險控制、穩定經營問題的重要內容。

  “我個人的理解是,經營層面沒有站在客户立場,而只考慮某些產品、業務,這才導致一些資產質量問題、風險事件的發生。”潘衞東説。

  潘衞東認為,只做業務和銷售,雖然能達成KPI指標,但風險很大,要真正關注客户經營,從根本上解決粗放、不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當然,站在客户層面考慮和經營的難度和挑戰不小。“對人的要求很高。所以要做‘一個銀行’,提升總行統籌能力,讓總行帶着分行去經營客户,而不是分行帶着任務自己去經營。”

  以浦發銀行零售業務為例,潘衞東認為,已經實現了自上而下的運營,並因此帶來全行零售業務快速發展,“嚐到了總行統籌引領的甜頭”。

  而在公司業務方面,2018年開始,浦發銀行從夯實基礎、調整結構、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進行大幅度改革。其中,該行重塑公司客户經營體系,劃分出兩類四層客户。

  “大的公司客户是由總行牽頭來做。分行也有分行的戰略客户,所以一定要研究區域經濟、行業特色,從上自下,有一個很清晰的客户分層分類的概貌,才能把客户經營做實。”潘衞東表示。

  據瞭解,對應公司客户的分層分類,該行還對公司客户經營的管理架構予以調整。“過去是以產品為中心的架構設置,現在是客户和產品並行的組織架構。”浦發銀行副行長王新浩稱。

  此外,潘衞東認為,不僅僅要“以客户為中心”,還應“以客户體驗為中心”。據瞭解,該行將專門成立用户體驗團隊,“自己挑自己的毛病”,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務。

  “年底總行科技力量突破5000人”

  未來銀行業要在數字經濟時代取得更好的發展,核心在於科技。可見的是,不論是何種類型銀行,都愈加重視科技投入及應用。

  “這一點,浦發在業內算是認識的比較早,動手也比較早。”潘衞東表示,其中的重要體現,是科技人員、投入的快速增加。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該行總行信息科技部人員近3900人,較年初增加超過六成,佔全行員工總數的7%左右。2019年,全行信息科技投入超過4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2%以上。

  潘衞東透露,到今年年底,總行的科技力量將突破5000人,“我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突破1萬人,相當於全行20%的員工是純科技力量”。

  另一方面,早在2018年,浦發銀行就率先提出“開放銀行”概念。“這兩年很多同業都在講這個,也説明我們的趨勢判斷是領先的。當然,我們也希望在最後的結果上可以超越同業。”

  截至2019年末,浦發銀行已累計發佈400個API服務,對接合作夥伴應用210家,處於同業領先水平。潘衞東透露,到今年底,發佈API數量將達到1000個。

  強調科技引領、投入和應用,在該行零售、公司乃至網點設置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大成果。

  以零售業務為例,潘衞東透露,國內疫情最嚴重的階段,銀行網點開門率不到20%,但該行零售銷售不降反增,“對網點的依賴程度很低,都在線上完成”。

  網點設置方面,浦發銀行也在進行結構調整,具體的安排是:原則上大部分地區都是壓縮為主,只在發達區域還有一些增設計劃。

  “線下網點不是不重要,但它的功能定位會變化,轉向複雜業務的銷售,而絕大部分的標準化業務,都可以在網上銀行和手機端操作。”潘衞東認為。

  此外,潘衞東透露,該行95528人工接聽量已經降至50%以下,AI替換率為業內最高,“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服務效率和質量沒有受到影響”。

  鄭楊表示,浦發銀行將堅持科技驅動,打造開放共享的數字化服務新模式,從依靠資源、資金投入向科技引領、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轉變。

  其中,一是要深化開放銀行建設,實現更加精準的客户拓展和客户服務;二是要強化數字化穿透管理,做大做強數據資產,構建“智能 數據”中樞平台,加快提升全行運營和產出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36 字。

轉載請註明: 沒站在客户立場才會發生風險事件!浦發股東會四大關鍵詞 年底科技人員要突破5000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