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説,人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近日,過會14個月仍未註冊的中數智匯再遭八卦暴擊,引起了金融圈無數人的關注。其IPO簽字律師熊某,被曝出軌人妻,故事的狗血程度堪比好萊塢大片,讓中數智匯雪上加霜。從前半程的順風順水,到後半段的坎坷不斷,中數智匯的IPO之路可謂波折不斷,但卻頗有看點。
2020年6月,中數智匯向上交所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之後,經過了兩輪看似並不十分苛刻的問詢之後,中數智匯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就輕鬆獲得了同意發行上市的審議結果。到此時來説,中數智匯的IPO進程可謂走的是相當順遂。
然而,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是,雖然獲得“放行”十分順利,但是贏得最終認可的過程卻是始料未及。中數智匯從2020年11月27日獲科創板上市審核通過至今,已歷時14個月,但仍未獲得證監會是否應允其上市註冊的結果,刷新了科創板註冊環節最長時間紀錄。明明開局是一盤好棋,可為何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硬科技是不可逆轉的IPO硬傷由於科創板審核週期短、審核更加公開透明、以及更符合科創公司的屬性等優勢,讓眾多科創企業紛紛將目標鎖定科創板。然而,想要順利登錄科創板並非易事。除了滿足業績經營等一系列硬性數據指標之外,企業還必須滿足科創屬性。簡單四個字,卻含義頗深,遠非簡單的專利數據、自身標榜的行業地位以及系統等就能糊弄了事。於是,層出不窮的包裝、美化甚至虛構科創屬性謀求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屢見不鮮。
也正是基於此,證監會在2021年3月20日正式頒佈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並在一個月後對《指引》進行了進一步修訂,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按照支持類、限制類、禁止類分類界定科創板行業領域,建立負面清單制度。
中數智匯雖然在短時間內佔據了先機,然而不得不説,對於其科創屬性的質疑聲從未停止。
那麼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中數智匯的科技硬指標是否具有説服力。
根據招股書顯示,中數智匯擁有19項已登記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並有7項發明專利正在申請當中,換言之也就是發明專利數據為0。其研發成果,遠低於同業。
微眾信科
據匯金科技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匯金科技已取得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59項,外觀設計專利2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7項。據微眾信科2020年11月21日的招股書上會稿,微眾信科稱截至2020年11月21日,其已取得發明專利授權7項和2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據贏時勝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贏時勝已取得337項軟件產品著作權。
再來看看研發投入佔比。根據招股書顯示,中數智匯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研發費用投入分別為922.62萬元、938.98萬元、1347.26萬元、584.23萬元;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3.19%、10.21%、10.20%、8.64%。研發投入佔比呈逐年下降趨勢。
對比同業公司來看:2017-2019年及2020年1-6月,兆日科技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23.53%、22.74%、24.33%、28.37%;贏時勝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5.85%、36.05%、44.07%、39.95%;匯金科技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1.91%、14.68%、16.46%、14.59%。2017-2019年,微眾信科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5.33%、16.38%、12.68%。
2017-2019年及2020年1-6月,上述同行業公司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的平均值分別為21.65%、22.46%、24.38%、27.63%。中數智匯均低於均值很多。
再則,我們看看中數智匯自己對於科創屬性的解讀。
在向證監會遞交的註冊材料中,中數智匯稱自己“屬於企業徵信行業,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為企業徵信行業發展創建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將在較長時間內對行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並表示自己各方面皆符合科創板屬性要求。
中數智匯註冊材料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不然!
在第一次提交的註冊材料中,為了強調自身的科技屬性,中數智匯在材料全文中,共提及了50次“金融科技”。但此後,由於螞蟻金服IPO被叫停引發的金融科技企業風波,直接讓中數智匯對於“金融科技”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2021年4月16日,證監會做出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新增規定明文指出:“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禁止房地產和主要從事金融、投資類業務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顯然,從此次修改決定來看,中數智匯顯然已經被劃定未限制科創板上市企業。於是,為了繼續推進IPO進程,在第二次修改後的提交材料中,中數智匯把自身定位修改為:“公司是一家信用科技與大數據服務提供商......”,還同時表示自己各方面皆符合科創板屬性要求。同時,也將註冊材料中的“金融科技”盡數修改為“信用科技”。而此次修改,“金融科技”在材料全文中則僅僅出現了4次。
最後,對於自身核心科技能力的解讀,招股書中是這樣描述的:“公司圍繞金融風控場景自主研發形成了企業智能畫像標籤技術、企業風控預警技術、圖數據處理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推出了受益所有人識別算法、集團派系識別算法、空殼企業識別算法等多種具有行業突破性和先進性的模型算法,在行業內奠定了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優勢。公司所開發的模型和算法滿足客户的實際業務需求,並保證建模方法的準確性和模型質量,能夠為客户提供長期持續、安全穩定、高速時效的數據服務。”
從這一段描述可以看出,中數智匯並未對自身產品的行業優勢,以及行業先進水平的對標企業做出詳細的説明。同時,在核心技術壁壘是否符合行業實際情況等信息也並未做以説明。因此,以此段陳述作為核心科技能力顯然證據不夠充分,不足以打動證監會。
靚眼業績是貨真價實還是內有隱情?除了其行業定位及科創屬性受質疑不符合科創板屬性評價指標,屬於限制上市企業類型外,中數智匯的財務狀況疑雲也是目前其在註冊環節中被證監會所重點關注的。
據招股書顯示,中數智匯2017-2019年和2020年1-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6,992.53萬元、9,197.82萬元、13,202.38萬元和6,765.52萬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2,135.98萬元、3,123.60萬元、5,023.21萬元和2,796.51萬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460.91萬元、2,440.53萬元、3,660.30萬元和1,349.10萬元。對應的淨現比分別為0.68、0.78、0.73、0.48,公司淨現比長期低於1,且2018年至今呈逐漸下滑趨勢。(淨現比也稱為淨利潤現金含量,是用於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與淨利潤的比值的指標,淨現比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銷售回款能力越強且用於生產經營投入的成本費用佔比越低,即企業的財務壓力越小。)
雖然公司最近3年收入和淨利潤水平大幅增長,但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資產總額也僅為20,499.3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18,000.16萬元,資產負債率為12.19%。與國內外同行業企業相比,公司存在資產規模相對較小,抵禦錯綜複雜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的風險。
而且公司同期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2,770.86萬元、4,333.79萬元、7,168.60萬元和4,271.16萬元,分別佔公司總資產的22.17%、28.86%、35.48%和20.84%。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逾期金額分別為1,289.45萬元、2,323.78萬元、7,168.60萬元和2,732.82萬元,分別佔公司應收賬款餘額的43.57%、46.94%、50.73%和52.25%。2019年末及2020年上半年逾期應收賬款佔應收賬款餘額的比重超過了50%,其招股書展示的盈利能力,顯然也受到嚴重質疑。
股東、簽字律師風波不斷除了科創屬性及財務狀況的質疑之外,中數智匯的IPO大戲顯然堪比一部好萊塢電影。
據中數智匯招股説明書可知,龍信數據持股45.86%,張軍持股為17.73%,興富先鋒持股為8.83%,國投創合持股為4.99%,東方國獅持股為3%,天馬星河持股為2.49%等。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屈慶超,其個人是龍信數據控股股東,通過龍信數據間接控制中數智匯。
而據其他公開信息查詢得知:龍信數據在2016年、2017年分別涉及勞動合同糾紛案件。天馬星河則在2021年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書》;中數智匯IPO的三名簽字律師中,熊某、王某兩名律師更是在2021年12月底被廣東監管局曝光有違職業倫理,並出具警示函;就在前幾天,熊某更是再次因桃色新聞登上金融圈的八卦巔峯……
除了這些因素影響,中數智匯還涉及員工人數及薪資數據不匹配、信批違規等問題。一般説來,除去更新財務數據等因素外,在提交註冊後三個月未獲得任何進一步的信息,則很難獲證監會認可。
面對諸多信披疑雲和各種負面輿情,14個月仍未獲得註冊認可的中數智匯想要繼續衝擊IPO難度不小。首先,如何證明自己的科創屬性,如何獲得證監會的認可是首要任務。其次,種種信披疑雲也需要一一攻克。最後,如何處理好負面輿情,管理好輿論聲音,也是中數智匯的一堂必修課。
文:晴天 / 數據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