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業標準報》11月27日文章,原題:全球投資者認為印度估值過高,中國重獲青睞人們對世界兩個最大新興市場(中國與印度)的調子正發生改變。管理數十億美元的全球投資者,慢慢開始重新青睞中國而不是印度——這扭轉了一年來將股票推向相反方向的趨勢。
隨着政策障礙的緩解,貝萊德提升了對中國股票的評級,表示“在中國建倉的時機已到”,同時減少了對印度股票的投資。高盛集團和野村控股,最近幾天都下調了印度股票的評級,高盛還提升了海外中概股的評級。
估值是一個關鍵理由,因為中國政府的大規模監管和打擊使那裏的股票變得相對便宜,而印度股票大漲後變得昂貴。駐紐約的投資經理湯姆·馬斯説:“配置中國的機會要更多,中印兩個國家的股票收益如今差距很大。”他最近減持了對印度的投資。
越來越多人樂觀地認為,中國飽受打擊的股票已經歷政府最嚴的緊縮政策。貝萊德負責全球新興市場股票的投資經理露西·劉在本週的一次簡報中表示,對於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來説,積極情緒是基於這樣的觀點——中國的貨幣政策明年可能是寬鬆的,經濟增長可能要好於預期。
對於中國市場,貝萊德(的態度)由減持轉變為更加中性的立場,並減小了對(中國)互聯網服務企業的減持呼聲。同時,它賣出一些印度股票以兑現盈利。
很多賣方分析師似乎也贊同這點。根據彭博社彙編的分析師估計,MSCI中國指數在未來12個月有望上漲39%,而印度的對應指數估計只有不到一半的上漲空間。不難看出其中的邏輯:今年,中國的指數已落後於印度40多個百分點。這將是1999年以來的最大值。
在創紀錄的低利率和零售投資熱潮的助推下,印度股市從2020年3月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但最近幾周失去動力。印度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目前人們日益擔憂其流動性條件的收緊和通貨膨脹。(作者伊什卡·莫克吉等,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