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收尾,除了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業績指標外,投資者還非常關注研發投入,因為這一指標不僅是一家上市公司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表現,也暗藏着公司長久發展的“原動力”。
截至發稿時,滬深兩市已有398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半年報,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的公司逾1920家。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至少有1448家,佔已露半年報公司的逾36%。
“硬核”研發在加速
按絕對金額統計,報告期內研發費用達到1億元以上的公司共有570家,超過3億元的有170家,超過10億元的有46家。其中,中國建築以接近90億元的研發費用位列第一,中國石油、中國鐵建、中興通訊等公司緊隨其後。中芯國際以22.78億元的研發投入領跑科創板公司,位列第二的是研發投入7.09億元的君實生物。
數據顯示,上半年研發費用同比增幅在10%以上的1448家公司中,有907家當期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3%,佔比超過六成。按照行業劃分,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化工、計算機等有着硬科技屬性行業的公司在研發投入的數據上更為亮眼。
在上述1448家公司中,報告期內研發費用達到1億元以上的有157家,超過3億元的有47家,超過10億元的有8家。其中,京東方A和海康威視在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均超過30億元,位列前兩名,華菱鋼鐵、立訊精密、恆瑞醫藥、長安汽車等公司緊隨其後。
值得關注的是,若將報告期內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超過3%的公司,按研發費用排序,前30家公司中,有9家屬於電子行業,醫藥行業以5家緊隨其後,機械設備和汽車行業各有3家上榜。
雖然海康威視30.63億元研發費用略低於32.44億元的京東方A,但在佔同期營業收入和同比增速上,海康威視分別以12.62%和22.3%的成績,領先於京東方A的5.33%和10.93%。此外,同屬電子行業的匯頂科技,拿出上半年營收中的27.31%即8.35億元投入研發,同比增速甚至超過80%。
科創板公司在研發投入上的表現如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65家科創板公司共投入119.3億元用於研發,平均每家公司投入7.24億元,研發費用超過1億元的有25家。其中,中芯國際以22.78億元的研發費用領跑。
位列第二的君實生物雖然尚未盈利,但其仍在加碼新藥領域的研發。數據顯示,君實生物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7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88%,其中核心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實現銷售收入4.26億元,當期毛利率為89.84%。與此同時,公司在研發上投入7.09億元,同比增長92.25%,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甚至超過100%,達到123.3%。
超高比例的研發投入,讓君實生物收穫滿滿。截至6月底,公司主要擁有61項已授權專利,其中51項為境內專利,10項為境外專利。此外,公司還進軍抗病毒治療領域,與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開發了新冠病毒中和抗體(JS016)。
研發“錢”景有保障
從淨利潤增長的角度來看,今年上半年同比增幅超過10%的公司中,有149家的研發費用超過1億元,且同比增幅超過10%。若進一步將門檻提高至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5%以上,樣本數量則減少至64家。其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超過30%的共有26家,超過50%的有15家。
這一數據表明,研發上持續追加投入,已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一項重要保障。
以韋爾股份為例,公司在去年第三季度完成對北京豪威和思比科的重大資產重組後,今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較去年同期的7306萬元增長超過10倍,達8.08億元。同樣增幅超過10倍的,還有公司的淨利潤,其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9.9億元,同比增長1206.17%。
與韋爾股份不同,恆瑞醫藥依靠持續的高比例和高增長的研發投入,享受着業績紅利。數據顯示,公司的研發費用從2014年上半年的近3億元,增長至今年上半年的18.63億元,而同期的淨利潤則從7.84億元攀升至26.62億元。
在備受關注的半導體行業,國內封測領域在上半年全面發力。作為行業龍頭,長電科技上半年業績創下歷史新高,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實現119.8億元和3.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9%和241.47%。與此同時,公司今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4.9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4.1%,相比去年同期的3.5億元,增長超過40%。
主要產品覆蓋三大領域——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以及醫學影像的邁瑞醫療,上半年營業收入首次實現半年破百億元,達105.64億元,同比增長28.75%;實現淨利潤34.54億元,同比增長45.78%。
雖然公司業績增長有疫情等因素的刺激,但同樣離不開公司在研發上慣有的高投入。同期,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金額達10.04億元,同比增長29.06%。
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