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等主要央行表示,考慮到美元融資改善和需求低迷,將把7天期美元操作頻率從每週三次降至每週一次。84天期美元操作頻率仍為每週一次,變化將於9月1日生效。
這些央行主要通過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進行操作,此舉似乎在宣告美元流動性已不再像3月份那樣緊張。美元指數短線走低,現報93.11。
今年3月份,美元流動性緊張,美元指數一度走高至100。美聯儲於3月15日宣佈與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瑞士央行通過現有的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採取協調行動,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支持。
這六大央行同意將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的定價調降25個基點,同時在現有為期一週美元信貸基礎之上,每週開始提供84天期限的美元信貸。
3月19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擴大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陣營,宣佈與澳洲聯儲、巴西央行、韓國央行等9家央行建立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以緩解全球美元融資市場面臨的壓力。
根據協議,美聯儲將為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巴西央行、韓國央行、墨西哥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瑞典央行分別提供高達600億美元的流動性;為丹麥央行、挪威央行、新西蘭儲備銀行分別提供300億美元的流動性,協議期限均為至少6個月。
通過上述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安排,加上全球金融環境逐漸好轉,美元的流動性緊張問題早已有所緩解。截至6月21日當週,美聯儲與其它央行的外匯互換餘額減少了920億美元,至3525億美元,是4月初以來最低的。美國匯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陳凱豐表示:
全球美元流動性危機緩解,14家中央銀行向美聯儲申請的貨幣互換餘額開始快速下降。美聯儲對歐盟,日本,英國,瑞士,澳大利亞等14個經濟體的注資總量由4500億美元已經下降到3000億美元以下,可以説美聯儲的危機應對機制之一——貨幣互換已經開始退出,資產負債表收縮已經開始。
不過雖然全球美元荒已有所緩解,但可能個別國家還是急需美元。7月底,美聯儲宣佈將臨時互換額度和海外及國際貨幣管理當局回購交易安排(FIMA)延長至2021年3月,韓國央行和墨西哥央行均已確認這一點。
週四凌晨公佈的7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此舉被視為支持美元和美國國債市場平穩運行的一種方式。
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誕生於次貸危機期間,以解決當時很多外國銀行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
2013年,美聯儲與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瑞士央行決定將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變為常設協議。按照協議,別國央行在面臨美元短缺問題時,可以用本幣向美聯儲兑換美元,並約定在未來以同樣匯率換回,並支付一定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