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各方關注的焦點。有網民認為,一方面要發揮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優勢,暢通國內大循環;另一方面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有網民表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和國際大環境得出的適宜的戰略發展方向,也是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網民“許德友”表示,中國經濟具有戰略縱深和韌性,改革開放40多年來積累的基礎設施系統、物流支持系統、工業化產能以及我國龐大人口規模所帶來的巨大優勢,有利於形成國內大循環,這是我們要充分利用的發力點,也是大勢所趨、自身所需、市場所能。
網民“王在全”認為,我國已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注意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保證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要更加註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網民“宗良”表示,流水不腐,户樞不蠹。重視外循環、保持開放才能提高內循環的活力、質量和效率,重視外循環、繼續開放才能實現更好的內循環。改革開放和眾多行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競爭是保持活力、促進創新、提高效率的關鍵。開放更重要的內涵在於促進競爭、激發新的理念和發展動能。開放帶來的競爭與合作,對於更好地實現國內大循環、保持內循環機體的活力和競爭力至關重要。
(記者 劉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