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被迫放棄規模的仁恆置地,“維權十年”的項目只是口碑危機一角?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財經

導讀:規模沒發展起來,口碑也呈斷崖式下跌。對於仁恆的未來,鐘聲堅打算靠賣情懷繼續嗎?

(文/張玉 編輯/馬媛媛)從2019年開始提速後,新加坡老牌房企仁恆置地曾經的品牌優勢正面臨嚴峻的考驗。

2020年,仁恆置地全年營業收入達人民幣239.18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28.1%。與之相對,股東應占淨利潤為25.92億元,相比2019年下降22.6%。

利潤水平“退步”的背後折射出規模提速以及政策收緊的環境下仁恆置地當前所面臨的尷尬境遇。有業內知情人士向觀察者網透露,近年來,仁恆置地拿地頻率並不高。而從公司2020年新增項目來看,接近一半的項目公司持股比例在50%以下。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高速擴張之下,主打“高端品質住宅”的仁恆置地旗下項目頻頻遭到維權。

日前,在28週年品牌溝通會上,仁恆置地董事長鐘聲堅回應媒體最關注的衝擊千億目標表示,房地產是財務驅動的行業,裏面潛在風險很大。對仁恆來説,防守第一,發展第二。對於千億規模,仁恆順其自然,做好自己產品,逐步做好發展,不硬求規模發展。

靠品牌輸出擴張?

仁恆置地從富庶的上海、南京起步,專注於開發高端設施齊全的住宅、商業及綜合物業。2006年6月,公司選擇在新加坡主板上市。

2020年,集團共在10個城市新增15個項目。不過,仁恆在這幾個項目中的權益佔並不高。除了珠海東岸留詩山更新項目屬於集團全資持股以外,仁恆時代天鏡、仁恆海棠公園(二期)等7個項目持股比例在50%以上,其餘7個項目持股比例均低於50%。

比如,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項目的持股比例僅為14%;瀾庭項目的持股比例為26%;海和院、上海靜安晉元南地塊、星月彩虹花苑項目等的持股比例為30%;仁恆奧體公園世紀的持股比例為35%。

一位業內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很多時候企業不一定能拿到地,只能跟別人一起合作,“合作的話基本上就只能小股操盤。人家更多的是借仁恆的品牌包括管理輸出能力。這會對樓盤的銷售價格定位等有所幫助。”

持股比例較低這一現象在仁恆置地過往的業績中表現的也很明顯。以克而瑞發佈的銷售榜單計算,2017~2018年,仁恆置地權益金額佔比均為67.8%。2019年,仁恆置地開始向“規模”提速,公司銷售目標定為500億元,目標增幅為65.07%。當年,仁恆置地權益金額下降至48.2%。

在2020年8月的業績會上,仁恆置地管理層表示,2020年公司銷售目標為700億。鐘聲堅曾介紹,公司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將不會超過4至8個月,而拿地到銷售平均不會超過12個月,雖然與萬科、碧桂園仍有距離,但基本都可以12個月內完成。

2020年仁恆置地全口徑銷售金額實現871.2億元,不過其權益金額僅為450.4億元,權益金額佔比51.7%。

值得一提的是,仁恆置地董事長鐘聲堅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表示,房地產有風險,且屬於財務驅動行業,“如果一家去買,只有一張門票,如果兩家合起來,一次就能買三張門票。未來趨勢,需要大家合作。”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小股操盤可以控制成本,擴大投資範圍,弊端就是佔的權益少了,分的錢也就少了。

高端項目頻遭維權

“規模增速”之下,近年來,宣稱“仁信治業、持之以恆”的仁恆置業屢屢遭遇業主維權。

從十年前交付開始,仁恆置地在上海楊浦區的仁恆怡庭項目陸續被曝出因漏水等問題被維權。一位十年前就開始維權的仁恆怡庭業主向觀察者網表示,自己的房子目前還在維修過程中。不過,她已經放棄了維權的打算,“10年時間也沒什麼進展,現在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搞這些了。”

關於仁恆怡庭的維權報道,至今網上還能找到不少。據《江蘇商報》報道,沈小姐此前在仁恆怡庭購買了一套2躍3層的户型,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總價1200萬。2011年11月,她買的房子交付,除了閣樓,剩下的200平方米到處都有漏水的痕跡,包括地板、地磚、門框等共有十幾處。而且水會莫名其妙地通過裝電線地管道,從插座裏面流出來,“每次用插座之前都要檢測一下是否安全”。修了兩年她也沒能住進去。

而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關於仁恆項目維權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

2020年11月29日,一位業主表示,自己買的仁恆棠悦灣房子是2018年建的,屬於二手房,房東此前沒有住過,“開發商連電源線路都裝錯了,所有的插孔沒電,地板也是鼓起來的,燃氣打不着……”

2020年9月,仁恆美林郡業主反映,樓下超市將冷庫排氣扇設在房子門口,常年排放熱氣及噪音,對其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與物業超市溝通不予理睬,向政府求助。

同年5月,有海河教育園仁恆濱河灣業主反映,因長期地下水泵噪音深夜擾民和近期物業在9-201午休時段施工噪音問題與仁恆物業有關人員溝通無果,長期受騷擾又無法尋求物業解決,故對仁恆物業服務和管理流程非常不滿,希望尋求便民的管理系統投訴及解決途徑。

此外,還有業主投訴仁恆物業擅自上調物業費、佔用業主公攤;物業懶散、健身會所問題嚴重、銷售員工無限制賣健身卡等。

“前幾年仁恆的口碑還是不錯的,但一旦快速發展以後,慢慢的維權事件也多了。這是企業高速發展以後,質量上可能沒辦法得到很好的兼顧。”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回顧仁恆這些年,規模沒發展起來,口碑也呈斷崖式下跌。對於仁恆的未來,鐘聲堅打算靠賣情懷繼續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