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深度】印度GDP快速增長,為什麼民眾感受不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印度總理莫迪上月訪美期間發表演講時高調宣稱:“我們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從數字看,印度經濟表現確實不錯。在過去9年裏,印度從世界第十大經濟體提升到世界第五,2021-2022財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曾高達8.7%,印度央行對本國2023-2024財年GDP增速作出6.5%的樂觀預測,並稱照此趨勢,印度“趕德超日”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目標 將在短短几年內實現。印度似乎創造了“經濟奇蹟”,在道路建設、數字支付等方面發生改善,但與此同時,長年未提升的人類發展指數(HDI)、孟買城中在高樓大廈旁“野蠻生長”的達拉維貧民窟仍在提醒着印度,百姓的實際生活遠不止關乎經濟指標。有分析稱,印度若要實現經濟騰飛需“首尾兼顧”,既要確保結構層面改良順利進行,還要團結龐大的印度弱勢羣體。
“大部分印度人都有了自己的銀行賬户”
“回顧過去9年印度的經濟發展,我認為我們做得不錯,但未達到預期。”印中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長、經濟學家薩奇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2014年到2019年,印度提出印度製造、數字印度、智慧城市等倡議,但由於疫情等原因,很多項目並未如期完成。他稱:“總體上,印度經濟在面臨國際挑戰時保持了韌性。”
印度的經濟發展的確為該國帶來了變化。“以前我們這裏路邊沒有公共廁所,很多人隨意小便,2014年以後蓋了許多廁所,路邊乾淨了很多。”印度齋浦爾商人馬怒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莫迪2014年擔任印度總理以來,隨着印度經濟發展,該國的道路建設、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都有所改善。在道路建設方面,從德里到齋浦爾大約250公里的路程,以前開車需要五六個小時,但隨着新高速路的建成,通行時間僅需兩三個小時。此外,印度國產“半高鐵”列車時速最高可達160公里,目前已開通20餘條線路。
印度德里大學中文客座教授阿西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前印度窮人非常多,很多人沒有銀行賬户,因此政府發放的補貼經常出現收不到的情況。不過現在大部分印度人都有自己的銀行賬户,錢可以直接打到自己的卡里。”印度自2009年啓動“阿德哈爾”身份識別項目,該項目至今已收集超過13億印度人的姓名、地址、手機號及生物識別信息,幫助印度政府進行數字化社會治理,印度居民也可以通過網絡服務完成在金融消費、社會服務、醫療衞生領域的身份識別,進而享受相應福利。
在印度街頭,經常能看到路邊商販的攤位上擺放着付款二維碼。阿西説:“現在印度路邊賣水果、小吃的,都可以掃二維碼付款。印度有很多移動支付公司,如PhonePe、Paytm等,它們之間都能互相轉賬,很方便。”
“印度是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
據印度央行估計,印度2023-2024財年GDP增長將達到6.5%,以當前的增速,印度有望在2025年或2026年“趕德超日”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然而,在印度作出樂觀預測的同時,國際輿論對此表達了質疑。
德國世界金融市場網站報道稱,印度相信它可以從人口紅利中獲利。印度是全世界人口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印度人中位數年齡僅為28.2歲,25歲以下人口占到總人口的一半。然而這些數字掩蓋了印度正面臨的問題。
在印度GDP高速增長的同時,該國的HDI指數並沒有實質提升。HDI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制的綜合統計指標,在以往的經濟指標基礎上,增加了對預期壽命、教育水平、生活質量等方面的關注。根據《2021/2022年人類發展報告》,印度在191個國家中排名第132位。2022年印度人平均壽命為70.42歲,排全球第136位。
印度樂施會稱,儘管印度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但它也是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環球時報》記者走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街頭,發現富人和窮人聚集的區域很容易分辨。窮人多的地方漫天飛沙走石,路面坑坑窪窪,垃圾、污水滿地。富人多的地方道路寬闊,乾淨整潔,還有人專門治理沿街小商販。而這些窮人和富人經常活動的區域間可能只有咫尺之遙。
報道稱,印度最富有的人通過裙帶資本主義和遺產繼承壟斷大部分財富,而窮人拼命努力賺取最低工資和教育、醫療保障資格。據印度國家統計局估計,2022-2023年印度人均國民淨收入約為17.2萬盧比(約合1.5萬元人民幣)。雖然該數值相比2014年翻了近一倍,但經濟學家認為,數據增長受到了通貨膨脹的影響,且大部分增長髮生在最富有的10%的人身上。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印度樂觀的經濟數據沒有反映出數億印度人的真實生活,經濟高速增長沒能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獨立智庫“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印度失業率今年4月已達8.11%。2022年,印度20-24歲年齡段的城市青年失業率高達42%。
此外,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因社會包容性、宗教等問題,印度女性勞動參與率持續降低,從30%下降至23%;另一方面,印度穆斯林等宗教弱勢羣體面臨持續迫害,有悖於印度的“民主國家”特性。報道分析稱,對印度來説,實現經濟騰飛需“首尾兼顧”,在確保結構層面改良順利進行的情況下,如何團結潛力巨大的印龐大弱勢羣體也應儘早提上日程。
製造業份額過低造就業困局
自媒體博主真如萬象作為一名環球旅行者,長期關注印度問題。她曾前往印度不同邦的10個城市或農村地區深入探訪當地人民生活,其中包括容納約120萬人、印度最大的貧民窟達拉維。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貧民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某地要建新小區,建築工人們會在工地旁搭自己住的棚子,隨着小區建成,工人繼續在棚裏生活,甚至把家人接來,自然形成了貧民窟,並世代居住於此。她表示:“孟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高樓大廈旁就是密密麻麻的藍色頂棚,整個城市呈現一幅高樓和補丁齊飛的景象。”印度信實集團總裁、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27層豪宅就坐落於孟買市中心。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莫迪的願景依賴於信實集團、阿達尼集團等6家巨頭企業,目前印度25%的港口產能、45%的水泥產量、33%的鋼鐵產量、近60%的電信用户以及超45%的煤炭進口由它們控制或持有主要股權。一方面,巨頭公司能夠引領大型突破性項目,但另一方面,產業高度集中也可能扼殺競爭,使印度經濟因缺乏廣泛私人投資而變得脆弱。
印度經濟學家薩奇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疫情期間,印度約1億名流動工作人口從城市返回農村,在印度農業已無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的情況下,印度缺乏對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使很多返鄉者長期失業,“貧窮的人越來越貧窮”。
但該觀點在學術界仍有爭論。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小雪分析稱,以前的印度比較牴觸大資本,鼓勵中小企業發展,使印度大量企業規模過小,在國際競爭中競爭優勢不明顯。如今在市場經濟下,印度減少對中小企業的保護,確實使有規模的大企業得到更多發展。但由於溢出效應,隨着企業規模擴大、經濟增速上升,全社會的需求、就業都在增加,所以從整體來説,並不會只因為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失利導致整體就業減少,這也許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造成印度就業困局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印度長期產業結構增長模式選擇的問題。
《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目前服務業是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佔印度GDP總量的一半,農業和製造業分別佔18%和14%。雖然服務業和農業在疫情期間保持韌性,但印度出口導向型的製造業,尤其是其中許多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因出口疲軟受到較大影響。
劉小雪表示,印度長期忽視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與此同時過於注重服務業發展,尤其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在2000年初,就有經濟學家提出印度的增長是“無就業增長”,該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相對於印度的勞動力增長而言,印度提供的就業崗位不足,就業壓力巨大。《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擴大製造業能有效創造高質量就業機會,但製造業在印度GDP的份額卻停滯在10%左右。
教育公平和質量仍是大問題
教育問題在印度呈現複雜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識字率為77.7%,其中男性為84.7%,女性僅為70.3%。不過,真如萬象在印度感受到當地人對教育的重視。她表示:“我見到的幾乎所有印度母親,無論南方還是北方,農村還是城市,都一直把‘education(教育)’掛在嘴邊。她們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接受教育。”但根據人才評估公司Wheebox的研究,因印度教育系統質量問題,有一半畢業生預計在未來“無法適應工作角色”。
另一方面,受社會歧視、種姓制度和宗教等因素影響,印度底層民眾上升渠道仍受限。《環球時報》記者在新德里的尼赫魯大學(簡稱尼大)留學,尼大是印度知名的公立大學,在建立之初就明確了“為來自社會弱勢羣體學生提供機會”的核心思想。該校明確規定,每年必須為一定比例的來自貧困地區、屬於低種姓及殘障人士的學生提供加分,學校裏很多學生屬於社會弱勢羣體。然而記者發現,尼大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學生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有學生仍需3個人擠在一間12平米的破舊宿舍中,今年4月宿舍還因缺水而中斷飲用水供應,衞生間每天僅供水2小時。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的數據顯示,尼大就業成果僅得13.2分,而接收社會弱勢羣體學生很少的德里大學就業成果評分高達91.4。
事實上,種姓制度於1947年印度獨立後就已從法律上被廢除,但它至今對教育和婚姻的制約仍然很普遍。目前,印度政府出台的傾斜政策引來新的不公平指責。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如今印度很多高種姓的人生活條件並不優越,卻因印度設置的錄取比例和自身的高種姓身份而在求學路上受挫,只能看着比自己分數低很多的低種姓學生被錄取。
同時,嚴峻的就業形勢也在倒逼印度人才外流。真如萬象曾走訪印度德里大學和印度理工學院,在與當地大學生交流時發現,“至少有1/3的人志向並不在於報效祖國”,很多人更想去“在他們心裏比印度更好的國家”工作。印度IndiaSpend網站分析稱,就業機會的匱乏意味着印度正在失去人口紅利。印度政府不僅要回答如何填補巨大失業缺口的問題,更要儘快制定能夠創造高質量、高收入工作的政策。
【環球時報駐印度、德國特約記者 李梓碩 青 木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 徐嘉彤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劉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