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交易槓桿一砍再砍。
中國建設銀行7月18日公告顯示,自北京時間2022年8月15日(週一)7:00起,將暫停賬户貴金屬業務黃金、白銀的買入、轉換交易及定投計劃的設置與變更;暫停賬户貴金屬雙向交易業務黃金、白銀的空頭開倉交易;已設置的賬户黃金、賬户白銀、賬户鉑金定投計劃將自動終止。客户相應業務原有持倉的賣出、空頭平倉及暫停交易前的有效委託掛單不受影響。
事實上,這已是建設銀行年內第二度收緊個人貴金屬業務。
6月2日,建設銀行公告表示,自北京時間2022年6月17日(週五)15:30起,暫停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延期合約品種新開倉交易,平倉交易不受影響;現貨合約品種暫停買入交易,賣出交易不受影響。
無獨有偶,上週五(7月15日),中國工商銀行同樣公告表示,將自北京時間2022年8月15日8:00起,暫停賬户黃金、賬户白銀業務開倉交易,客户已設置且未成交的開倉掛單將自動失效,持倉客户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
而在7月4日,工商銀行公告表示,自北京時間2022年8月15日9:00起,暫停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延期交收合約的開倉交易和代理個人黃金現貨實盤合約的買入交易,代理個人延期交收合約的平倉交易和代理個人黃金現貨實盤合約的賣出交易不受影響。
暫停代理上述業務同時,工行還提高了部分與黃金有關的貴金屬業務交易保證金——自7月8日收盤清算時起,工行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和NYAuTN12d合約標準交易保證金比例將從34%上調至42%,Ag(T+D)合約標準交易保證金比例從38%上調至46%,差異化保證金同步調整。
在此之前,工商銀行已6次上調過合約保證金比例。
今年以來,包括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均在不同程度上收緊了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
5月12日,華夏銀行公告表示將對代理個人客户貴金屬交易業務進行調整,包括5月12日收盤後全渠道暫停代理個人客户上海黃金交易所貴金屬現貨延期開倉和現貨實盤買入交易、上調合約保證金比例、解約無持倉無交易客户等。
1月4日,交通銀行聲明表示,自1月17日起暫停交行記賬式貴金屬業務全部交易品種的開倉交易,同時暫停上金所貴金屬代理個人業務延期合約品種的開倉交易。
此外,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也曾發佈相關業務調整公告,調整措施與上述幾家銀行大同小異。
事實上,自2020年11月以來,銀行的貴金屬業務就一直在逐步收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多家銀行暫停賬户貴金屬相關業務新開户申請。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金融機構收緊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是向市場釋放目前相關市場風險偏大信號。
其他業內專家也表示,商業銀行收緊貴金屬等業務,主要是為了降低交易活動的潛在風險,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不過,相較於工商銀行兩天前發佈的公告,建設銀行此次並未提及相關業務調整的原因。
工商銀行此前在公告中提醒表示:“考慮到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不確定性較大,對於有持倉餘額的客户,建議謹慎控制持倉規模,注意防控自身風險。”
此外,多家銀行也在公告中提到諸如貴金屬價格持續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市場風險顯著增強、個人貴金屬交易類業務投資交易風險上升等因素。
“可能是因為‘原油寶’事件的影響,銀行意識到此類產品的風險,因此對交易槓桿一再收縮。之前我的保證金可以做到10%,也就是10倍槓桿,現在保證金一再提高,槓桿最多也只能2倍,對於職業黃金客來説,交易的束縛大大增加,當然風險也大幅降低。”資深黃金投資人林榮表示,其從2008年即開始職業投資黃金。
本文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券商中國、21世紀經濟報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