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產業投資的“風向標”
到兵敗如山倒的資本大冤種
軟銀只用了一年的時間
8月11日
軟銀集團表示
將大幅縮減阿里巴巴的所持股份
預計到9月底對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將從截至6月30日的23.7%降至14.6%
這筆交易預計將給軟銀税前利潤貢獻約340億美元
可以彌補軟銀最近一個季度高達3萬億日元(約230億美元)的虧損額——
這也是孫正義的傳統藝能:
每逢危機,套現阿里
2015年套現100億美元緩解債務危機
2016年套現100億美元收購ARM
2017、18、19……
2020年甚至兩個月就套現137億美元
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
自去年10月以來
軟銀已轉手4000萬股阿里巴巴股票
此後
阿里巴巴的部分利潤將不再計入軟銀利潤
軟銀拿到了度過寒冬的現金流
也正式失去了阿里這棵讓其躺贏十數年的“搖錢樹”
令孫正義落寞的還不止阿里
2019年孫正義宣稱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之時
正值軟銀集團首次出現虧損
虧損達1.365萬億日元(約合102億美元)
當時孫正義還覺得狀況“看起來還不算壞”
但自那以後的三年裏
軟銀的狀況一瀉千里
在全球科技股萎靡以及日元貶值的雙重暴擊下
其單季虧損就已達3.1627萬億日元(約合233.88億美元)
——一個季度虧掉了蒙古國一年半的GDP
鉅額的虧損之下
孫正義十數年激進的金融冒險終於走向了尾聲
不得不對外承認
“對之前馬不停蹄的投資感到了後悔”
世界最成功的“金融冒險家”
阿里不代表軟銀投資的全部
但確實支撐了軟銀與孫正義後來大手筆的投資風格
軟銀前後曾投資阿里巴巴8000萬美元
收益則達到了1663億美元
賺了2000多倍
孫正義在2017年盤點自己的投資戰績時
也曾承認僅阿里巴巴一家就貢獻了他近80%的收益
BDA中國董事長Duncan Clark曾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阿里巴巴曾一度讓馬雲成為中國首富
讓孫正義成為日本首富
這使他隨後的所有投資冒險都成為可能”
有阿里的資金給撐着
軟銀就成了激進的代名詞
甚至低於10億美金的案子都提不起孫老闆的興趣
但阿里給打出的前期優勢
孫正義卻未能滾出雪球
以被孫正義稱為“暴風雪”的2021年為例
軟銀投資組合中最大的單筆投資
投資總額近120億美元
持股比例超過20%的滴滴
因數據安全問題被處罰
七部門聯合進駐開展網絡安全審查後
市值蒸發兩千億
連帶着軟銀也在東京一度下跌6.1%
也成了其5月份公佈財報以來的最大跌幅
軟銀的核心資產阿里巴巴
4月因為“二選一”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
被市場監管總局處以182億元罰款
刷新中國境內反壟斷行政處罰記錄
還有軟銀大量投資的教培行業
因“雙減”文件落地
也應聲暴跌
因為杭州房管局的官方消息——
“房東可在房管局線上平台自主掛牌
打破依賴中介銷售模式”
導致“中介第一股”的貝殼一度跌超16%
在國家監管機構開始調查壟斷、消費者保護、數據安全等問題之後
軟銀的一眾投資項目幾乎都精準踩雷
孫正義的投資眼光一度不是用來衡量估值
而是企業入土的可能性
但即使在其一財季的財報顯示
淨利潤同比下降39.4%
前景一片冥燈照耀的狀況下
孫正義仍在一次軟銀內部工作會議中訓斥員工:
創業公司的估值仍在飆升
你們的投資還不夠激進!
可實際上
就今年的財報來看
軟銀集團的投資虧損並未出現在其他實體領域
恰恰集中於投資創新創業公司的願景基金……
連續“跌下神壇”,孫正義是個好的投資者嗎?
數年來
孫正義以其大手筆的激進作風衝擊了整個風投界
卻被人戲謔為“沒有真正改變風投界
反而終結了軟銀內部諸多優秀投資人的職業生涯”
也曾多次被人質疑
是他推動了“科技投資泡沫”的形成——
被持續拉高的互聯網企業估值下
是否有真金白銀的實力做支撐?
實際上
一向被標榜為“高科技投資者”的孫正義
並未在高科技企業的天使投資上展現過驚人的判斷力
這個第一時間就拿到iPhone在日本的獨家發授權的男人
卻從來沒有嗅到蘋果手機帶來的“機會”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風口上
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
所有市值超百億美金的巨型獨角獸企業裏
軟銀從來沒出現在C輪融資之前
雖然在互聯網企業最便宜的時候他沒趕上
但把融資的26個字母用完上他頗有心得
頭條、wework都是在第八輪融資時軟銀才來
滴滴、Uber則是11、12輪
對於中美的互聯網大廠們來説
軟銀其實有點“臉生”
TMD和六大金剛
估值或市值都在200億美金以上
但之前他們身後都沒有軟銀的影子
而軟銀所有的天使輪投資
幾乎全部是那些標榜着“新業態”的網紅小廠
借一時之風口扶搖直上
並非真正能“與時間做朋友”
擁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科技企業
那些備受爭議的行業
社區團購、中介找房、在線教育
無一沒被質疑過其道德與商業邏輯
有的甚至行業本身發展就有問題
2019 年全年在線教育行業都處在全行業虧損的狀態
但孫正義就是大手筆重倉
不斷的融資續命
想要撐到上市套利的那一天
但他的這顆追逐風險投資、偏好槓桿和對賭的心
終於在現實的打壓下走向了消沉——
軟銀最近兩個季度的投資虧損
已使其退回了兩年前的水平
在其“願景式”的投資策略破產之後
他再次與軟銀“跌落神壇”
只是今年這次
他輸的尤為徹底
孫正義的艱難自救
今年年初
軟銀首席運營官Marcelo Claure離職軟銀
今年7月
軟銀集團執行副總裁、願景基金CEORajeev Misra放棄了在軟銀的大部分工作
創立了自己的投資基金
而這兩人曾為孫正義攻城略地的“左膀右臂”
8月初
軟銀願景基金管理合夥人Yanni Pipilis與Munish Varma被曝即將離職
至此
願景基金的高管離職人數已達到至少10人
在隊伍分崩離析之後
軟銀“再造當年”的願景已不被大多數業內人士看好
一向追逐暴利的孫正義
也破天荒地轉向了防守型策略
除了阿里外
在今年4月至7月
軟銀在其投資組合中已減記284家公司
出售了所持的包括Uber在內的公司股票
共獲56億美元的收益
僅增持35家公司
投資額也由2021年的206億美元狂降97%
降至如今的6億美元
近期
軟銀還出售了其持有的在線個人金融公司 SoFi Technologies的股份
分別在8月5日及8日
出售了約540萬股及670萬股SoFi股票
據《金融時報》報道
軟銀最近甚至開始就出售資管公司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展開談判
而這是孫正義在2017年斥資33億美元的鉅款也要拿下的企業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
軟銀手裏還有足夠的現金渡過難關
據其週一發佈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
截至6月底
軟銀持有的現金頭寸價值4.6萬億日圓(約合340億美元)
是軟銀未來兩年需償還的公司債券1.8萬億日圓的兩倍多
只是這一次
沒了阿里、沒了戰友的孫正義
恐怕已沒有了像從前那般激進擴張的底氣
畢竟那個曾讓他如魚得水
並被持續拉高的互聯網泡沫時代
在如今已幾近終結
而他的人生也未能遂他所願
與他的髮際線一般
正似潮水一樣褪去
本文源自鳳凰網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