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在創始人孫正義大舉投資股票衍生品,推動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後,軟銀目前的交易收益約為40億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軟銀的這一策略是近幾個月來形成的,在此期間,軟銀在科技股的期權溢價上花費了約40億美元。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在軟銀內部,這些交易也存在很大爭議。批評這一戰略的人士表示,該集團最好從複雜的結構性投資中尋求回報,比如去年在Wirecard精心策劃的投資,即使在這家德國公司倒閉之際,軟銀的投資也避免了虧損。
“這只是市場上的槓桿交易,”一位直接瞭解這些交易的人士表示。“整個策略就是動量購買。”
而軟銀拒絕對此進行置評。
高盛的數據顯示,過去兩週,針對美國個別股票的看漲期權的總名義價值達到創紀錄高點,平均每天3350億美元,是2017年至2019年期間滾動平均值的三倍多。
這些投資是孫正義自3月份以來逆轉戰略的最新動向。今年早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股市出現了暴跌。當時軟銀的股價同樣處在下跌當中,這令該公司和以公司股票為抵押借入鉅額資金的孫正義陷入嚴重困境。
自那以來,軟銀已轉移了對其投資組合的很大一部分頭寸,這一過程中軟銀出售了阿里巴巴、T-Mobile美國公司及其日本電信業務中的股份。軟銀從這些收益中籌得的現金將用於股票回購和償還沉重的債務負擔。
這些資產處置幫助軟銀股價升至20年來的高點。但籌得的資金也被用於啓動一項押注上市科技股的新戰略,這似乎標誌着孫正義打破了此前通過軟銀遠景基金(注:其為軟銀集團子公司,一般專注於從事成長性資本和社會影響投資)押注私營企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