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他們創辦的公司或已是獨角獸,或剛啓動種子輪,或已家喻户曉,或長期身居幕後,或正起於微末,但他們都是中國新經濟的微觀脈搏,是這輪產業和技術升級的微觀主導者和實踐者,不同行業成千成萬的他們的身影匯聚,投射變革的洪流。
《科創板日報》 “連線創始人/CEO”欄目,主要關注創新創業型企業,以企業創始人/CEO的訪談為一手信源,讓成長中的創業公司走入公眾和市場視野,併發掘最新技術和產業趨勢,每週五21時準時推送。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黃心怡),十多年前,當時還在英偉達擔任軟件工程師的黃曉煌,放棄了美國硅谷的優厚工作,與大學同學陳航、朱皓一起回國創業。正如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在車庫裏搗鼓出了第一台蘋果電腦,他們把創業起點選在了陳航家中的小閣樓。
憑藉10秒渲染出圖的優勢,他們所創辦的雲設計平台酷家樂,迅速打響名聲,成為了“互聯網+家居”風潮中的明星獨角獸,得到了高瓴資本、IDG資本、順為資本等投資機構的多輪加持,目前公司投後估值已超20億美元。
如今,這家以技術為驅動力的企業,正以工業級雲端CAD軟件為新的攻堅目標。
“國產工業軟件的機會在雲端。”羣核科技(酷家樂)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曉煌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傳統工業軟件國外自60、70年代就開始有積累。相比之下,雲端軟件我們與世界主流技術基本同步在進行,是有極大機會趕超歐美的。”
在“互聯網+”熱潮中成長
創業初期,羣核科技的團隊也曾經歷了幾番試錯。
“我的大學專業是計算機圖形學方向,熟悉圖形渲染技術及算法,回國後雲計算的概念開始興起,就想做雲渲染這個領域。當時也做了各種嘗試,包括影視渲染等,最後才瞄準了家居行業。”黃曉煌説。
2013年,酷家樂平台正式上線。借力15年、16年的互聯網家居熱潮,酷家樂的用户數迅速突破了千萬大關。與同時期的互聯網家裝平台土巴兔、齊家網不同,酷家樂從提升行業設計體驗和效率的雲設計軟件為切入點。
在黃曉煌看來,最初的市場推廣並沒有遇到太多困難。“我們產品的極速渲染能力一推出,在市場上基本是一炮打響。”
相比傳統的渲染工具要花費數小時,酷家樂憑藉10秒快速渲染的優勢,受到了家居行業用户的歡迎。雖然酷家樂主要定位企業服務,但除了家居企業的室內設計師外,一些想要為自家裝修的消費者,也會用酷家樂來做室內效果圖,設計自己的夢中之家。
目前,酷家樂的總註冊用户已超2500萬,其中註冊設計師超800萬,合作品牌企業超20000家,累計渲染圖總量超12.5億張,每天產生40萬套家居設計方案。
而黃曉煌的夢想不止於此。“我們解決了前端設計的所見即所得,但也曾目睹落地階段慘不忍睹的狀況,經常會有消費者在抱怨設計師的效果圖,怎麼跟最終裝修的天差地別。所以我們也一直在想各種各樣的辦法來解決。”
“家居效果圖那麼好看,成品卻是天差地別?”
在深入接觸落地施工後,黃曉煌卻發現,這並非單靠技術能解決的問題。
“裝修的具體落地完全靠人。全國家裝行業從業者大概有幾百萬,操作很難標準化。但設備是可以標準化的。所以我們換了一個思路,與其去折騰工人,還不如去做工廠的數字化升級。”
定製傢俱的生產流程複雜,在傳統生產模式下過度依賴人工,耗時長且易出錯,在生產效率、交付質量等方面存在較大問題。羣核科技的思路是,通過數字化手段減少人工干預環節,讓設計效果圖直接對接生產製造。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把設計效果圖轉化為工廠設備能懂的數據語言,從而指導傢俱生產。
“我們首先開放了數據格式,讓各個鏈條的生態廠商兼容這一格式,為每一家工廠做指導,包括如何把數據錄入到我們系統裏。只要數據進入系統對應好,那麼設計是什麼樣子,生產出來就是什麼樣子,基本上設計跟生產是一體化的。”
黃曉煌坦言,最初要説服這些工廠來配合進行數字化改造,確實存在困難。
“但當一些工廠願意接受新技術之後,那麼在市場上能夠建立很大的競爭優勢。比如,效率大幅提升,原先做一個桌子,交貨時間是兩個月,現在是7天,甚至最快當天可以。同時,精準度得到保障,因為所設計的東西落地準不準,就看數據庫錄入準不準確。即使出現錯誤,也可以很快修正。”
據悉,羣核科技從衣櫃這種較為標準化的品類入手,逐步延伸到其他品類,例如門窗,以及吊頂、燈等。黃曉煌的目標是,通過軟件工具把室內家裝的每一個板塊都實現數字化,讓設計圖效果與生產製造、施工落地等,能夠做到一一對應。
不過,家居行業所涉及的上下游產業鏈複雜,要完全打通生態鏈條,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黃曉煌坦言,生態企業的進程推進有快有慢。
“我們在局部已實現了數字化,但是整個室內空間所有場景都要數字化、信息化,還需要走一段路。這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羣核科技所探索的路徑,正是當前國產工業軟件的發展方向。安信證券認為,國產工業軟件正從軟件自身發展的第一階段,進入到協同應用的第二階段,業務流程如何實現串通和優化是關鍵所在。而第三階段則是工業雲的階段,軟件公司將由向客户提供單一工具向為客户提供“軟件+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轉型。
相比傳統工業軟件側重於局部應用,往往只實現設計、生產、或施工的單一功能,雲軟件會更考驗整個鏈條環節之間的關聯性。黃曉煌認為,這是國產工業軟件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
“雲計算是中國的機會”
近年來,工業軟件持續引起國內產學研政界廣泛的關注,相關政策利好不斷。其中,以CAD為代表的研發設計類軟件是工業軟件的關鍵核心,對工業製造的影響舉足輕重。小到一件傢俱,大到重型火箭,都離不開CAD軟件的支持。
但大而不強,卻是國產CAD軟件的基本現狀。如歐特克、ANSYS、PTC、Altair、達索系統、西門子等佔據市場的90%的份額,國產自研CAD軟件只佔據10%。特別是在3D CAD 高端領域,國際廠商佔據絕對優勢。
對此黃曉煌分析,國外工業軟件的起步要比國內早二三十年,技術門檻較高,並且與工業生產製造的發展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在用户習慣、技術積累上有優勢。
“所以,國產工業軟件想要追趕,必定不能單純模仿國外軟件,而是要在新領域發現機會。”雲計算,正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
“國外軟件都是六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直在不斷迭代。我們追趕起來比較難。而云端軟件,我們跟世界主流技術基本同步在進行,中國領域有極大機會領先歐美的。”黃曉煌如是説。
2021年,羣核科技聯合浙江大學共同研發實施的“工業級雲端CAD軟件平台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成功入選浙江省重點研究項目,突破了三維幾何造型、大場景實時可視化、跨平台CAD大數據的集成與處理等CAD軟件和雲平台的核心技術,並計劃在家居、MEP(機械、電器和管道)、房產精裝、多層建築等行業進行應用示範驗證。
目前,達索、歐特克、CATIA等國際軟件巨頭們也在積極佈局雲計算。2012年,CAD 龍頭企業歐特克開始將CAD移到雲端。2016年,歐特克停售永久許可證,轉向固定期限許可證的訂閲模式。
但是傳統軟件上雲的難度並不小。從營收佔比來看,傳統CAD軟件的雲端收入普遍佔比不高。黃曉煌分析,這是由於很多傳統軟件公司都犯了一個誤區。
“向雲端遷移,不能直接照搬PC端的界面體驗,因為雲端軟件的性能等方面,肯定不如PC端軟件那麼流暢,但如果把雲端優勢發揮出來的話,整個體驗和架構要發生變化。”
簡而言之,黃曉煌認為,國產軟件的關鍵是將工業CAD軟件做“輕”,而不是把國外軟件重新做一遍。“輕”,指的是體驗和效率層面,變輕。對使用者來説,意味着降低設計門檻,提升設計效率;對雲軟件開發者來説,相比傳統軟件,銷售模式、服務模式、產品底層架構都是顛覆性改變。
傳統軟件和雲端軟件之間的技術思路差異,黃曉煌將其形象類比為本地搜索和搜索引擎。
“20年前,大家都用本地搜索,在電腦上存了各種各樣的文件,然後點擊鼠標右鍵來搜索,可能要花個10分鐘、20分鐘搜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大家都是用互聯網搜索引擎,這就是一種雲端模式,只需要零點幾秒就能完成,而且是全網搜索,兩者帶給用户帶來的體驗是天壤之別。但如果直接把本地搜索的技術照搬到雲端去,可能一個月都搜索不出來內容,因為整個結構跟思路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黃曉煌看來,基於雲計算的平台軟件的價值在於,通過大數據智能化帶來更高的效率,對硬件設備要求低、用户體驗更加便捷,並能實現數字化管理和產業鏈協同。
“原來用傳統軟件做一套設計效果圖需要一星期,雲端技術可能10分鐘就做完了,這裏麪包括了各種大數據、各種性能優化在裏面。它不再是一台機器在背後計算,而調用了幾十上百台機器做快速地計算。你還可以帶着方案到處走,在不同電腦上都能登陸賬號隨時改方案。”
此外,隨着工業4.0時代的到來,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為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改變着傳統工業的標準化、批量化的生產消費方式,讓“個性定製”的柔性化生產模式變為現實。
“以前互聯網沒那麼發達,複雜系統的傳統軟件無法通過互聯網組織起來。所以都是批量化生產,銷量也比較低。現在有了互聯網之後,可以做更多實時的信息通訊,然後生產可以更柔性化,很容易實現多端雲協同。比如,我們的客户都是在前方分散的幾千、上萬個門店在設計,然後最終彙集到幾個工廠去生產。”
當前,羣核科技正在將家居設計的成功經驗拓展到更多細分場景。“比如辦公傢俱、商業空間、房地產精裝等,因為‘所見即所得’是空間場景的共同訴求,雲設計、雲渲染的技術也可以適用其他行業領域。”
國際市場也是羣核科技的發力點。“公司出海業務的增長非常快,大概已佔了10%的收入,覆蓋歐美、東南亞等市場。”
黃曉煌透露,出海的最大挑戰是本地化。“技術還是基於原有技術進行復制,但是在海外市場,使用習慣,包括房屋結構等方面存在不同,還是需要做好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