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財聯社時評」個人房貸為什麼要講ESG?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財經

眼下,企業和投資關注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已經蔚然成風,但將ESG與個人聯繫起來的思考卻非常少見。

今年的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就從這個角度切入主旨發言,給我們帶來了非常精彩的啓示。周小川説,在當前大背景下,不僅企業追求ESG,個人也存在相關要求,因為存在大量為個人服務的金融業務例如個貸等,涉及到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具體而言,周小川舉了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個人房貸兩個案例。這實際對應着個人的立業和成家兩種金融需求,創業很好理解,能否方便高效地獲得經營性貸款,折射了個人和社會儲蓄資金之間的互動有沒有效率。筆者以為,從近十年銀行零售金融的發展趨勢看,這個領域整體上是有效率的,不過銀行只能解決小的資金需求,有更大想法的創業者應該去找風險投資,這也是周小川給出的建議。

個人房貸更集中體現了我們每個人和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周小川進一步指出,個人房貸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具有分配功能的金融工具。從ESG的視角看,這個判斷充分證明了為什麼房貸這個傳統的金融產品,要承載首付比例提高、貸款利率浮動、三套以上限貸等這麼多的調控政策。原因很簡單,房產有投資屬性,房貸事關個人與社會儲蓄資金之間的互動,准入門檻更直接關係到資源分配。

如果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不考慮ESG,會出現什麼局面?一些地區曾經出現的“炒房”現象,或許就是典型的失衡案例,炒房者在房貸、經營貸等工具上極盡騰挪,用非正規的金融槓桿去追逐更大的收益。這種收益,整體上是以社會不穩定做代價的,從根本上講有違ESG理念。

周小川指出,如果在調控經濟上手段不夠多,會出現過度依賴無指向性經常性消費的金融支持的情況。金融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最熟悉的是2008年爆發的次貸危機,這是典型的財政不給力,過度依賴金融支持吹大泡沫導致的危機。周小川進一步指出,對於經常性的個人消費,除了一些比較成熟的若干種類之外,目前是否真的到了應該大幅擴張個人消費的階段?這是否符合ESG理念?這些都需要我們冷靜考慮。

從ESG的角度去理解個人金融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是非常有啓發的一個角度。這個視角,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也值得有關監管部門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