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漲價潮已經不再是新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半年之餘伴隨着銅、鋁等大宗金屬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家電企業承壓明顯,廠家的漲價信息絡繹不絕,對於空調企業而言,這是一場非常關鍵的考驗。
從去年12月以來諸多行業主流品牌紛紛發佈漲價通知,而且新價格體系執行時間短,這主要是為了應對後期原材料持續漲價再進行價格調整,不到半年時間,空調廠家已經進行了三四輪漲價。對於小品牌而言,漲價不易,盈利更難,他們的漲價難度遠比我們想象的大。
一位某小品牌職業經理人表示:“原材料價格一天一個價,很多都創下多年來的新高,我們漲價只能慢慢推進。”
徐徐圖之,是小品牌對於漲價的節奏,每次都漲一點,分多次提價,慢慢地將追平成本空間。這位職業經理人提到:“我們漲價分多次,區間在100元左右,相比於主流品牌10%也就是200-300元的漲價幅度,我們漲幅小多了,基本上原材料成本漲多少,我們出貨價就漲多少,甚至有時還達不到。”
據供應鏈採購平台檸檬豆統計,從2020年6月以來,國內大宗產品持續上漲。進入2月底,原材料價格繼續以20%-30%的幅度瘋狂跳漲。春節過後,銅價漲幅達到38%,塑料漲35%,鋁漲37%,鐵漲30%,玻璃漲30%,鋅合金漲了48%,不鏽鋼價格暴漲45%。以空調為例,銅、鋁、鋼板、塑料等材料成本合計約為30%,成本壓力顯而易見。
對於這一飛沖天的原材料價格,小品牌採購優勢、品牌溢價能力顯弱,只能硬着頭皮跟進調節出貨價格,但與此同時也必須與主流品牌保持價差,這樣容易讓經銷商接受,尤其代工業務,還必須給客户留出盈利空間,如何實現多方共贏,小品牌可謂是多方籌措。
“首先是我們廠家內部消化成本壓力,今年我們進行了生產線設備的升級,提高生產線效率,同樣多的工人,產量提升了,這樣既節省了單套成本,也能有效保證自有品牌和OEM的供貨。同時,除壓縮機外的零部件實現自產。”從內部要效率是這個小品牌降低生產成本的方式之一。
“我把成本單直接攤給經銷商和代工品牌看,告訴他們我們的漲價是無奈的合理的,讓他們和價格低的品牌比用料,讓他們理解接受新價格,並對我們產品質量有信心。”壓力共擔、抱團取暖,是這位職業經理人對於消化成本、有序漲價的另一方式。向下要利潤的同時還在向上要空間:“對於每個原材料都卡緊費用甚至摳出價格空間來,每個零部件節約1塊錢,就能有十幾塊塊的空間了。”
“我們現在的出貨均價在一千多一點,利潤在15元一套左右,一千塊的東西,一塊兩塊地摳出空間來。”這位職業經理人對於他們盈利的難度表示出了既好笑又無奈。
這一波漲價潮,對於企業來説是一場非常關鍵的考驗,從長遠來看,卻是優化產業鏈、淘汰落後產能的必經之路。空調行業過去出現過的品牌熱潮,湧現了數量相當的小品牌,在這場生產成本上漲引發的漲價潮中,小品牌在經歷一場惡戰,他們同樣需要在向內效率提升,向外提高價格體系。正如這位職業經理人所言:“每天都在調整原材料的報價,出貨價格政策也不斷調整,確實‘費神’。”雖然費神,但只有在這逆境中迎難而上,才能在行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