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選自 KrASIA,原文標題:As Chinese funding dries up in India, local tech startups are looking elsewhere;作者:Moulishree Srivastava & AJ Cortese
截至2020年8月份,印度共擁有21家獨角獸公司。其中,不少企業都曾經獲得過中國投資機構或者企業的注資。近年來,隨着印度數字化經濟持續發展,南亞次大陸的初創企業也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投資者尋求資金和業務支持。
2019年,中國投資者累計向印度企業注資39億美元,比2018年多投資了19億美元。中國投資者普遍認為,印度今天的互聯網市場和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有很多相似之處,此外,印度也是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而印度初創企業也認識到,中國投資者有知識、有技術、有資金,是非常理想的對象。
兩國早期的合作也是積極的,印度數字支付行業的領跑者 Paytm 就將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集團視為該公司的重要金主,Paytm 希望藉助中國力量幫助印度向無紙化的現代金融社會邁進。
而作為印度外賣配送和本地服務領域的先驅之一,Swiggy 獲得了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和美團點評的大量投資。而其在該行業的競爭對手 Zomato 則得到了螞蟻集團的支持,螞蟻集團持有該公司超20%的股份。
除了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中國的資本巨頭們也一直在積極投資印度發展中的科技生態系統。2019年12月,中國保險領軍企業平安與紅杉中國和 Hillhouse Capital 一起參與了 CarDekho 7000萬美元的 D 輪融資。據悉,這是平安在印度的首次投資。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今年4月份,印度商務部推出了一項新政策,聲稱要阻止“國外資本投機主義收購印度企業”,政策要求,來自印度鄰國的所有外國直接投資(FDI)都必須得到政府多個機關的批准。印度政府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鑑於新冠疫情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政府修改了2017年頒佈的外國投資者直接投資(FDI)法案,在2020年的新法案中,政府將限制外資投資中出現的“投機主義、機會主義”現象。
印度 K Law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Alok Sonker 向 KrASIA 表示“在外國機構向印度政府提交材料後,政府審查小組將用大約45天的時間審議並批准材料,並且,駁回材料的可能性較高。”
新政策直接影響了中國企業對印度的投資:中國對印度公司的投資從2019年上半年的12.3億美元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2.63億美元。
印度的初創企業怎麼辦
而在印度的眾多鄰國中,中國毋庸置疑受到的影響最大,現在,融資到付難的問題已經顯現。比如,外賣巨頭 Zomato 今年便遲遲無法從中國投資者那裏獲得早前已敲定的投資。
這給依賴中國投資的印度科技初創企業帶來了高度不確定性,一些企業正在尋找替代的投資者,一些創業者也擔心,該政策最終會對所有類型的外資產生負面影響。
班加羅爾一家初創公司曾從某中國風投機構獲得了注資,這家初創企業的創始人向 KrASIA 表示,印度不應該阻止中國資金進入該國。“印度創始人需要資金以及他們(中國風投機構)在該行業的專業知識。印度可以通過法令限制中國公司在印度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但不能簡單粗暴地阻止來自中國的投資。
在中國投資者遭遇暫時困難時,美國投資者嗅到了印度市場的機遇。當下,美國投資者在印度科技行業非常活躍。早在2010年,美國投資機構就開始在印度佈局,並且在印度各行業積累了大量人脈。有意思的是,早先中國投資者在投資一家印度企業前,往往會先了解是否有美國企業或個人也參與了本輪投資。在中國投資人看來,或許美國機構更懂印度市場。
印度 K Law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Alok Sonker 表示,儘管中國資本7年前就開始踏足印度,但它們依然無法像美國機構那樣與印度創始人建立親密關係。紅杉和 Accel 等美國基金大量僱傭印度本地員工,還建立了創始人人才庫,這些都是美國機構的優勢。
現在,那些一直在等待中國後續注資的公司,都只能轉向美國和印度的投資機構,而美國和印度的投資機構也紛紛從家族信託和大企業中募資,轉投到有前景的印度初創企業中。
舉幾個例子,紅杉資本自2006年以來一直在印度投資。2019年,紅杉投資了50多家印度初創企業,並落地了兩支總額為13.5億美元、專注向印度和東南亞市場投資的基金,而谷歌在今年7月份推出一項高達100億美元的印度專項基金。
金融科技初創企業 Khatabook 的創始人 Ravish Naresh 表示,印度市場目前並沒有出現“錢荒”,美國、歐洲,甚至韓國和日本的資金還在進入印度市場,當然,本土的創投機構也在崛起。
但 KrASIA 採訪的投資者普遍表示,雖然外部資金仍在湧入,大部分投資只會流向準獨角獸和中後期的公司,因為不同於中國機構,這些投資者普遍懼怕承擔風險。
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印度初創企業今年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的資金。2020年,印度湧現了大批初創企業。諮詢公司 Tracxn 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印度新增註冊公司為551家,而去年同期印度註冊了460家公司。
中國投資者還會回來嗎?
目前的形勢對之前活躍在印度的中國投資者又意味着什麼?業內專家表示,儘管中國風投機構仍然可以投資印度初創企業,但投資者普遍希望等到雙方關係回暖後再考慮投資。此外,中國投資者一向以完成投資速度快而聞名,投資者不希望花大量的時間去和政府機構周旋。
大多數中國公司選擇維持現狀,但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採取其他行動。路透社8月26日的報道稱,阿里巴巴已擱置向印度公司投資的計劃,將視線轉向了其他市場。幾周後,有東南亞媒體報道,阿里巴巴正在與東南亞出行巨頭 Grab 商討投資事宜 ,以尋求在東南亞的擴張。在該地區,中國企業的投資相對是自由的。
對此,印度風投機構 Gurukool 投資人 Swarp 表示,大部分中國投資人可能並不會真正放棄印度市場,因為中國機構在印度也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和時間。他認為,中國機構需要的是時間,當形勢緩和時,沒有撤資且做好全部準備的投資人才能在市場中佔據先手。
文|金愷悦@36氪出海
圖|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