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今年,聯合國經濟社會局對100多個國家的數字化情況進行了調查,在7月發佈的《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當中顯示,日本只排在了第14名。菅義偉政權上台後,設立了數字大臣,還計劃設立數字廳,表明日本政府將數字經濟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分析人士認為,日本要克服文化差異以及保守的社會觀念全面推行數字經濟,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生田稔和家人共同經營的工廠是家族在京都創立的百年老店,生產涉及和制銅相關的設備機械,客户包括日本國內外的知名制銅廠家,有些設備甚至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生田產機工業株式會社生產總部部長 生田稔: 有些精密度是機器無法實現的,細微的地方需要通過人的眼睛和手進行精加工,所以這種手動的通用車牀很有必要。
對於日本的製造業者來説有一個詞至關重要:生產現場。在他們眼裏,工廠經過多年檢驗得出的分毫不差支撐了日本製造業的生存和聲譽。而以硬件為中心的傳統技術和以軟件為中心的數字化技術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導致大量的製造業者長時間對數字化的接受度較低。但是在今年的疫情中,不要説生產現場,甚至連正常上班都無法保證,生田感到了數字化的緊迫。
生田產機工業株式會社生產總部部長 生田稔: 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推進IT化數字化的措施很滯後,我們這些製造業一直重視硬件設備,但今後為了維持日本製造業的優勢,應該融合軟件技術,通過數字化提高生產效率,才能做強做大。
不僅僅是企業,在疫情期間,日本政府數字化的落後造成了很多混亂。比如,相關部門接收醫院的新冠肺炎確診報告用的是傳真機,傳真機一天發送和接收的數量有限,而數字的統計也就得由人工來完成。
總枱記者 王夢: 到現在,生活在日本的人出門要帶現金才有安全感,因為一部分的商店還只能收現金。還有一樣大家可能很久沒用過的東西——印章,日本人生活也是必不可少,不僅是籤合同,包括在銀行自證身份也需要用到。這些物品可能是阻擋了日本的數字化,但是真正阻擋數字化的是人們的觀念。
疫情期間上台的菅義偉政權把數字經濟作為經濟政策的優先課題,而且很快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比如推進廢除在行政手續中使用印章,還提出,要實現數字教育和在線診療。
神户國際大學教授 中村智彥: 日本的企業推進數字化是為了削減成本、減少人員數量,是一種消極戰略。硬件方面已經具備可以使用的條件,問題是今後如何讓大家積極使用,日本政府會不會採取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