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一條街”到國內現代設計企業最多的集聚區,2.6平方公里集聚了3000餘家知識創新型企業,在上海,楊浦區環同濟知識經濟圈(以下簡稱“環同濟”)是一個承接大學優勢學科外溢和師生創業而形成產業集羣的樣本。
近年來,環同濟在楊浦區政府“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機制推動下發展極為迅速,2020年,總產出近500億元。今年,環同濟又提出力爭到2025年總產出達到1000億元,打造2.0版本。
從500億元邁向1000億元,從1.0版到2.0版,環同濟還缺少什麼?環同濟的成長,又能為上海乃至全國的大學科技園生態圈建設探索出一條怎樣的新路?
“從0到1”,實現突破性創新
20世紀90年代,我國迎來第一次房地產開發熱潮,以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築為優勢學科的同濟大學鼓勵師生創業。在學校門外的赤峯路上,從建築設計、工程監理,到模型製作、圖文輸出等公司自發而生。這些公司大多以“同”字開頭命名,被稱為“同家軍”。來自外部的需求激發了環同濟的生長,“同家軍”紛紛走出上海。
同濟大學科技園。
另一邊,2017年教育部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學科排名獲得A+,這四個學科又正好與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的四大產業——建築設計、環保產品、城市規劃和工程諮詢一一對應。這些優勢學科在高校實驗室內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性創新,帶動了同濟周邊產業的發展。
環同濟的形成,有內外“兩極”。外因是社會需求,內因是學科建設,同濟以自身的學科建設回應了社會需求,在內外“兩極”之間創造了一個良性的交互界面和生態系統,這是環同濟1.0版本的基本模式。
“從500億元到1000億元,要實現產出值翻番的目標,如果仍按照老模式,環同濟必須同時具備空間載體、業務量和人才翻番這三個條件。”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認為,這幾乎不可能。此時,如果環同濟只是一味“躺”在過去的優勢上“吃老本”,發展便可能止步於此。今年,環同濟提出2.0版的創新發展思路是,創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一個讓內外“兩極”更友好交互的界面。
“從1到10”,打造可複製“原型”
在一條長200米,寬7米的狹窄弄堂裏,開闢出10多個聚焦未來科技和創意的“未來生活實驗室”,阿斯頓·馬丁首個海外設計工作室、朱哲琴聲音實驗室等相繼入駐。在楊浦區,人們都知道NICE 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
阿斯頓·馬丁首個海外設計工作室
其實,“原型街”只是環同濟的一個小實驗。去年底,環同濟啓動赤峯路改造,它的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升級版的“原型街區”,成為上海創新的策源地和實驗場。
2020年,環同濟總產出近500億元。走在創新前沿的環同濟,也最先遭遇“成長的困惑”——在大學實驗室裏實現的“從0到1”的突破性創新,往往以論文專利的形式存在於紙上,而缺乏實現“從1到10”批量化創新的通道。
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批量化創新是一個重要環節,它讓停留在紙上的創新成果附着在實體之上,變成直觀可感的“原型”。“原型”看得見摸得着,能更直觀並快速地複製推廣;它能不斷迭代,在原有基礎上再持續創新,具有高附加值。環同濟打造的“未來生活原型街”,正是產生“原型”的場所。一個個聚焦於不同領域的實驗室裏,將創新變成實體,生產出“技術原型”“產品原型”“商業模式原型”。企業拿到這些“原型”後,就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複製,跨越“從1到10”,從基礎研發到批量化創新之間的鴻溝。
這些創新實驗室在創造“原型”的過程中,也在檢驗“原型”。環同濟與海爾合作打造的“社區洗”共享洗衣房,開在一個由沿街廠房改建的“盒子空間”裏。海爾將旗下最高端的智能家電、文具、傢俱等產品放在這個多功能公共客廳,通過與居民的互動得到人們對產品的反饋以及他們的新需求。從需求端刺激創新,倒逼技術的發明,社區變成了創新的源頭。
從設計到“設計+”,開發多元生態系統
最近,環同濟企業“特贊”剛完成C2輪融資,融資金額共計1億美元,這對設計公司來説可謂“天文數字”。成立之初,這家企業的業務形態是做設計需求的匹配,如今,“特贊”已經形成了內容創意平台、數據資源管理平台、人工智能生成平台和智能分發優化平台融合的產品體系。正是設計與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的增長模式,創造了1億美元的融資“奇蹟”。
同濟創生季,大學師生向居民展示最新研發的成果。
“過去,環同濟所產出的500億裏大部分是靠設計費‘堆’出來的,而未來要實現破千億,光靠設計費可不行。”婁永琪説。
環同濟的圈子裏不僅要有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公司,還要有工程諮詢、環保科技,甚至互聯網公司、金融公司。這裏不僅需要設計師,還要集聚工程師、投資人等不同人羣協同創新,深化校園、園區與社區的“三區聯動”。
為落實上海《關於推進大學科技園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楊浦將與同濟簽訂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楊浦區科委主任肖菁透露,新一輪戰略合作的重點除了設計產業以外,還包括“設計+人工智能”,“設計+區塊鏈”,“設計+新能源”等領域。楊浦區將在政策上支持環同濟的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形成全生命週期的產業鏈。
所謂“設計+”,就是將設計和其他產業融合在一起。如果説創意設計是“發酵粉”,其他各類產業就相當於“麪粉”,發酵粉只有和麪粉放在一起才能發出麪包,設計也要與產業深度融合才能創造出價值。從設計變成“設計+”,“物種”的多樣性將改變原來單一、脆弱的生態結構,環同濟會催生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和品牌,他們長大成熟以後,將突破2.6平方公里的知識經濟圈,把創新的種子撒遍全國。
欄目主編:周楠 文字編輯:黃尖尖
本文圖片:同濟大學科技園提供
來源:作者:黃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