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
據人民網4月8日消息,證監會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答覆網友關於打擊證券公司收費薦股亂象的建議。證監會表示,證券公司開展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過程中,禁止對服務能力和過往業績進行虛假、不實、誤導性的營銷宣傳,禁止以任何方式承諾或者保證投資收益。
看到這裏,我不禁感嘆:不當韭菜,遠離非法薦股。作為一名多年炒股的股民,我一方面很理解剛入股市的小白那種急切賺錢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能體會炒股者屢戰屢敗,希望打贏翻身仗的急躁狀態,尤其在當前A股市場萎靡的情況下。也正因如此,投資者更寄希望於“專業人士”,給出一個確切答案。
在投資過程中,部分證券從業人員正是利用這一心理,屢屢觸碰紅線,不僅在微信羣裏“曬過往收益”誘導投資者跟隨買賣,更有甚者還會給出明確漲跌幅。這一現狀不僅會擾亂市場秩序,還會使投資者合法的權益受到損害。
依照證券法規定,只有具備投資諮詢資格的證券從業人員才能提供此類服務,並且“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應當與客户簽訂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協議”,並在協議中明確“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服務的內容和方式、證券投資顧問的職責和禁止行為”等事項。
事實上,證券公司“非法薦股”更多是合規問題,而整個薦股亂象裏最嚴重的是“無證開車”。針對“無證開車”,《證券法》規定,從事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業務,必須依法取得中國證監會的業務許可,未經許可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從事相關業務。
然而,我們經常會接到“加入某某羣,每天推薦股票”的騷擾電話,這才是真正的重災區。有股民朋友反映説,目前電話及線上薦股的情況比較普遍,且收費很高。他舉例表示某家理財機構線下課程達3.98萬元/門。
那麼,投資者又該如何避免上當受騙?
一是用於投資分析的信息應多做“減法”,少做“加法”,多以官方渠道為準,多關注證監會以及交易所網站,多傾聽理性中立的聲音,忽略市場“噪音”;
二是避免盲目追求投資“竅門”,因為這非常容易上當受騙。投資過程往往是獨立思考的過程,需要投資者長期關注公司的基本情況,增加財務識別技能,增強對各行各業的理解,這才是“正途”。
同時,投資者還要加強投資知識學習,保持理性的收益預期,避免“賺快錢”“高收益”“低風險”的誘惑。如果投資者確實需要諮詢,應選擇合法、正規的證券經營機構獲取相關投資諮詢服務。另外,證券經營機構也應加強宣傳,提供更多有誠意的服務、更有價值的信息,使投資者的需求在合法渠道得到充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