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之【100秒漫談斯理】系列之五十四: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暢通國內大循環”,“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這是“十四五”時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首要方面,是經濟領域的重大戰略性任務。
暢通國內大循環,要求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依託強大國內市場,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要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要促進國民經濟各部門均衡協調發展,打通經濟循環堵點,解決資金“脱實向虛”問題。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重視保持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能源資源等主要產業門類間合理的比例關係,實現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和流通體制改革,健全徵信、支付、結算等交易支撐體系,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體系,發揮好宏觀經濟政策的調節作用,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
暢通國內經濟循環同參與國際經濟循環是內在統一、相互促進的,而不是割裂或對立的。推動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點擊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