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強賽場上,中國第一次“C位”

500強賽場上,中國第一次“C位”

作者:餘典範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2020年8月,新一份的財富500強放榜,中國第一次處於“C位”,在“名義數量”上超越了美國,之所以説是名義上是因為有些企業的歸屬上存在爭議。應當理性地認識到,在入圍企業的“質量”上我們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我們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畢竟“量變”是“質變”的前提,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窺見其中的“勢”和“運”。

500強賽場上,中國第一次“C位”

500強賽場是大國運勢的晴雨表,在此賽道上中國正“乘風波浪”。在最初評選全球意義上的財富500強的1995年,中國大陸只有2家企業入圍。當時美國和日本是榜單上真正的“大企大國”,美國151家、日本149家,二者正好霸佔60%。這也是日本最高光的時刻,在企業的質量上甚至超越美國,入圍企業收入高於美國;前10強中日本獨霸6席(其中前4均為日企)。此後日本入圍企業正如其經濟走勢一樣,進入了“倒U型”拋物線的右半段。在最新的榜單上,日本企業只剩53家。

相比日本的“跑步向下”,美國從2002年驚人的198家平滑至121家,儘管依然強大,但步履蹣跚亦是客觀寫照。與之相反,中國一路往上,在2008、2009年跨過英德,2011年揮別日本後,今年在“名義數量”上超越了美國。儘管“多”與“強”並不完全一樣,但“量變是質變”的基礎、“有沒有”是“好不好”的前提。對於大國而言,這是積蓄內生動能的重要體現。

500強賽場上,中國第一次“C位”

與耀眼的上榜企業數量相比,在高質量發展上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如在入選企業總的營收上,美國佔總營收的30%左右,中國佔比為25%左右;利潤上差距更大,美國佔比超過40%,中國為20%左右。從這些硬核指標來看,中國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大”的超越。同時,這些大企業的發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在全球經濟版圖中的“成色”。能源礦產、金融、保險這些經濟的“血液”在榜單中始終穩如磐石,而中國更甚,在中國入選企業中佔比超過1/3, “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在行業發展新勢力上,中國也有亮點,互聯網企業數量上甚至稍微領先美國。但在更為硬核的計算機軟件和信息服務上難覓中國企業身影,甚至在整個信息技術通信產業,也只見華為一家。在生命健康這一未來產業上,中國數量上不及美國的1/5,在規模、利潤以及產業鏈佈局上更是有一定差距。縱觀入圍的中國企業,真正能在國際市場開疆擴土,實現全球創新、全球生產、全球服務的企業還非常稀缺,反過來也表明了中國市場的力量,內循環的強大。但這不能成為我們前行的“絆腳石”,應是實現“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墊腳石”。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大國博弈的微觀基礎是跨國企業的競爭,其中的要義在於“跨國”。因此,對於廣大的中國500強企業來説,在新的戰略競合期,我們需要跳出中國看看世界。在工業時代沉澱的大企業需要新的世界觀,與國際前沿的標準、體系“對話”,真正實現“中國因你而更世界、世界因你而更中國”。

500強賽場上,中國第一次“C位”

在代表未來趨勢的新興領域中,中國也需要更多“天生國際化”的企業,在創新“無人區”中攻城拔寨、引領未來。而這些歸根結底在於尊重企業偉大基因培育的規律:實現人治即企業家精神與法治即企業制度的融合。


作者:餘典範(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欄目主持人:王遠方

責編:王子墨

編輯:吳亞琦

【來源:光明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4 字。

轉載請註明: 500強賽場上,中國第一次“C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