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首批ST股於9月15日正式“戴帽”登場,天龍光電、樂凱新材、東方網力3家公司將分別變身為ST天龍、ST樂凱、ST網力。與主板不同的是,創業板ST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不變,仍為20%。9月14日,3家公司股票均停牌一天。
創業板首批ST股的出現在情理之中。ST制度在A股市場已經常態化,但之前在創業板處於空白,這就難以充分發揮市場出清機制,對長期業績差以及嚴重違規企業也在無形中形成了温室效應,不利於創業板企業整體的優勝劣汰、有進有出。
而隨着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一方面將為符合資質標準的企業登陸創業板,提供更為寬鬆、便捷的通道,加大創業板的供應側改革,帶來更多可供投資者選擇的企業。另一方面也將不斷稀釋已有企業的殼資源價值,績差股及違規股的生存空間被壓縮,ST等制度倒逼舉措更有利於投資者權益的長期保障,減少過度投機現象。
尤其是創業板近期走勢火熱,圍繞低價股的炒作愈演愈烈,反而一些白馬股卻少人問津。以樂凱新材為例,其中報顯示,二季度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有一半進行了減持,與之相比,公司的股東户數卻持續增長,較2019年底增加了3000户左右,其股價也“逆勢”反彈,顯然其中炒作成分過多。
部分散户將低價股作為投資標的,盲目追捧所謂價格抄底,這不僅對散户本身會帶來投資風險,也有違股票市場堅持上市企業基本面為主導的投資規律,帶來逆淘汰。
因此,首批ST股的出現,也是監管層所釋放的明確信號,類似存在多重問題的股票須依法被ST,加快市場結構性調整,打消部分股民的僥倖心理。尤其是創業板ST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仍為20%,復牌後可能會出現股價急劇下挫。
這也給其他因業績差而導致股價之前一路走低的創業板股票以警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創業板中2018-2019連續兩年虧損的上市公司共有31家,其中有不少股票8月以來累計漲幅翻倍,這一反常現象估計將隨着ST“戴帽”現象的持續增加而逐步回調。沒有實際業績的支撐,僅靠噱頭包裝及個別股民的羊羣效應,此類股票會在監管日趨規範和收緊下更快露出原形。
創業板註冊制實施以來,過會率比以往有了明顯提升,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創業板將迎來更多新面孔,市場容量不斷擴大。愈是如此,投資者對於目前的績差股等所在的市場和政策風險愈要警惕,不可再以傳統思維去對待與註冊制同步而來的最嚴退市、20%漲跌幅限制等新規,謹防因投機而“踩雷”。
□遠山(財經評論人)編輯 陳莉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