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閃退科創板,研發投入不足3%,30位高管薪酬近10億成最大槽點

9月30日,十一長假前一天,上交所官網顯示,聯想集團首次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已獲得受理。

10月8日,在長假結束的第一天,聯想集團突然宣佈撤回了上市申請文件。算下來,這場上市之旅僅僅持續了一個工作日,這樣的“效率”也讓外界瞠目結舌。

聯想閃退科創板,研發投入不足3%,30位高管薪酬近10億成最大槽點

不過,從聯想上市科創板的申請受理之日起,外界對此的質疑就從未停止過。

最大的問題就是聯想是否有資格掛牌科創板。

如果單純從盈利能力和研發投入來看的話,這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過去三個財年中,聯想淨利潤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43%,並且這段時間內其年均研發投入都超過了100億人民幣,比目前科創板上任何其他掛牌和申請企業都要高。

但這個數字又有些禁不起推敲。科創板要求,企業需要在近三年內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的5%以上,或是近三年內累計研發投入超過6000萬元,方有可能登陸科創板。

聯想在研發投入上是過關的,但其近三財年的研發投入佔比分別為2.48%、2.63%以及2.39%,距離科創板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而2020年前三季度,200家科創板科創板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佔比為15.63%。

聯想閃退科創板,研發投入不足3%,30位高管薪酬近10億成最大槽點

今年9月,聯想舉辦了2021聯想創新科技大會,在會上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計劃在三年內將研發投入翻倍。在會上,聯想還發布了新的IT服務品牌——聯想TruScale。聯想宣稱,TruScale將把傳統的硬件、軟件、服務分散採購的模式,和設計、建設、運維分段實施的模式整合成可訂閲的一站全包的服務模式。

聯想的做法很容易讓人想起一家國際科技巨頭:IBM。

2005年,正是在將筆記本電腦業務出售給了聯想後,IBM轉型到了IT服務領域。但IBM之所以能夠成功,還是離不開其巨大的研發投入。2020年,IBM研發投入佔比達到了總營收的9%,並且在美國獲得了9130項專利,連續28年獨佔鰲頭。

聯想自收購了IBM筆記本電腦業務以來,就一躍成為了全球PC市場的霸主。據IDC統計,聯想2020年在全球PC市場佔比24%,為全球第一。但另一方面,電腦等智能設備在聯想的收入結構中佔比接近90%,足見聯想對這類業務的依賴性。

不過,聯想並沒有在技術上做出多少突破,既不像蘋果有能力自己設計芯片,也不似華為能夠開發出自己專屬的系統,而是一直滿足於“組裝廠”的身份。

即便聯想真的能實現楊元慶所説的研發投入翻倍,其研發投入不過也只會佔總營收的4%到6%,和華為這類常年保持15%以上研發投入的公司還是有着明顯的差距。

近三年以來,聯想集團的毛利率僅為15.67%,對於科技類公司來説,這屬於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表現。作為對比,科技巨頭蘋果在今年第二財季的毛利率高達42.5%。

科創板創立的目的是落實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聯想和科創板似乎並不十分契合。

另外,聯想高管的工資也備受外界質疑。聯想公佈的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的收入分別為3423億元、3526億元、4116億元,近三年的淨利潤分別為44億、55億和89億元。也就是説,聯想的利潤率一直沒有超過3%。

但在利潤率不高的情況下,聯想高管的薪酬卻堪稱驚人。

公司創始人柳傳志的年薪超過了7600萬人民幣,CEO楊元慶的薪酬更是達到了1.68億人民幣。還有多位高管薪酬也超過了5000萬人民幣。聯想招股書顯示,公司30位董事、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共計9.34億元,約佔營收的7.7%。

聯想閃退科創板,研發投入不足3%,30位高管薪酬近10億成最大槽點

如果再考慮到聯想集團的債務,高管的高工資就更讓人心生疑問了。截至2021年,聯機的資產負債率已經超過了90%,負債金額高達2259.22億元,過去三年內增速均突破了10%。

據2018年的統計,科創板上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資產負債率是55.7%。一邊是居高不下的負債率,一邊是高管們動輒上億的薪水,這番對比着實有些刺眼。

聯想的招股書顯示,聯想計劃通過登陸科創板募集100億元資金,其中有55億元將用於新產品及解決方案的研發,10億元用於產業戰略投資項目,3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鑑於聯想的負債情況,這筆資金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恐怕還需要打個問號。外界甚至出現了聯想是想借科創板“圈錢發工資”的聲音。

聯想閃退科創板,研發投入不足3%,30位高管薪酬近10億成最大槽點

20年前,聯想集團曾提出建設“高科技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但目前看來,他們只做到了最後一點。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該到了聯想答題的時候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6 字。

轉載請註明: 聯想閃退科創板,研發投入不足3%,30位高管薪酬近10億成最大槽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