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的認知中,似乎沒有什麼商品可以一直漲價下去。而隨着21世紀的到來,我們的想法也有了新的改變。美國的股市,以及中國的樓市,似乎“打破”了曾經的想法。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裏,兩者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一直在拼命的進步與發展。
而人們也忍不住好奇,究竟是什麼讓他們能夠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保持迅猛發展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是什麼“支持”着美國股市。其實美股能夠一直保持增長,有很多的因素。在他們的多重作用下,造就了今天的形式。首先,經濟數據的向好能夠帶動股市的發展。其次,很多國際資金“大鱷們”,看好市場,於是持續進行投入。在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效果之前,都會持續投入,從而帶動美股的上升。
再者,早些年的時候,股市也有過一段“低迷”時期。所以從那之後,基本上都會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並且短期內會必須保持這樣上升的態勢。最後,美股市場歷史悠久,所以相對比較地成熟、穩定與健康。這樣優質的“環境”,自然也利於推動它的進步與發展。
那麼,中國樓市又是如何在困難重重下崛起的呢?根據中國樓市的發展歷程,我們總結了三點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點,土地價格。房價不斷保持上漲的同時,土地價格似乎也一直都在上漲的。而且就目前而言,土地價格依舊是房地產企業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之一。而也正是如此,我們出現了共有產權房等形式的住房。有關部門的“幫助”,讓更多資金困難的家庭,也能夠買到物美價廉的住房,滿足自己的“購房夢”。
第二點,需求關係。幾乎所有的商品,都滿足供需關係。以豬肉為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供應已經難以滿足大眾們的需求。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豬肉跳出“十元時代”。截至目前為止,豬肉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而房子亦是如此,越來越多農村人湧進城市,小城市人又湧進大城市,帶來了購房需求。而當房子的供應難以滿足需求的時候,就讓房價出現了上漲的情況。
第三點,相關的配套費。現在很多家庭買房子,更看中房子攜帶的“資源”。無論是地鐵房,還是學區房,價格往往都不低。而人們通過買房,獲得它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等等。除此之外,隨着人們生活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於小區的綠化環境等也有着較高的需求。而這些優秀的“配置”,都是需要支付成本的。這些支付成本,最終也就會在房價上體現出來。
綜上而言,無論是美國股市,還是中國樓市,之所以能夠保持“常青”,是因為背後的多重因素的作用。而最近這些年,我國的樓市隨着調控政策的出台,也越來越趨向平穩。雖然不少城市依舊出現房價上漲的情況,但是都是在合理的範圍呢。對於剛需一族而言,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購房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