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95只基金清盤

  原標題:今年以來95只基金清盤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今年以來,新基金髮行市場火爆,權益基金更是爆款頻現。與此同時,年內已有95只基金淡出視野,走上清盤之路。業內人士表示,少數基金出於保本到期轉型需要進行清算,而多數基金產品由於業績不佳、規模萎縮、管理成本增加、運營效率降低等原因清盤。不過,對投資者來説,基金清盤並非壞事,清盤常態化是優勝劣汰的表現,也是維持基金業生態健康的必要手段。

  債券型基金清盤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日,今年以來已有95只基金清盤(各類型合併計算)。具體來看,一季度各月基金清盤的數量分別為3只、9只和7只。二季度各月基金清盤的數量分別為8只、6只和23只。7月份,清盤的基金達到27只。8月份又有12只基金清盤。

  由於債市波動較大,債券型基金清盤的不少。在95只清盤的基金中,債券型基金佔38只。其中,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有12只。此外,25只混合型基金、23只股票型基金、4只貨幣型基金、3只QDII基金和2只另類投資基金也在今年進行了清盤。

  從分佈上看,清盤的95只基金分屬於44家基金公司。其中,17家基金公司旗下有2只或以上基金清盤,6家基金公司旗下有5只或以上基金清盤,最多的一家基金公司有9只基金清盤。

  清盤或常態化

  事實上,每一年都會有部分基金走向清盤。記者梳理年內進入清盤流程的95只基金清盤原因,主要包括規模不足、基金轉型、基金持有人大會同意終止等。其中,規模過小是基金清盤的主要原因。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表示,清盤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行業發展過程中基金數量越來越多,部分產品因不再適合新的環境而逐漸掉隊,基金規模的增速並沒有跟上基金數量的增速。因此,很多基金單隻規模不斷被攤薄,形成大量的小微基金。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基金公司處理分級基金的轉型清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金清盤的數量。劉亦千表示,作為創新型產品,分級基金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因不符合公募基金的定位而被淘汰。如今,公募基金市場有自己的生態,基金產品是否成功也需要市場來印證。隨着公募基金行業的優勝劣汰機制逐漸建立,退出機制日益成熟,有進有退是必然和正常的現象,這也是維持基金市場新陳代謝的必經之路。

  業內人士表示,對投資者和基金公司來説,清盤並不一定是壞事。公募基金行業積累了大量同質化產品,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新基金註冊越來越簡單,新發產品不難,基金公司對待清盤的態度越發開明,基金清盤或將常態化。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0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年以來95只基金清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