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不及預期 港股基金遭遇“倒春寒”

  今年年初,投資者普遍看多港股。但春節後港股市場遭遇“倒春寒”,多隻港股基金的收益率不及年初的預期。港股未來的投資價值如何,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在業內人士看來,“估值相對便宜”的補漲邏輯已不適合於當下的港股投資,未來應重點關注具備較好成長性的稀缺標的。

  淨值大幅調整

  春節前,南向資金做多港股意願強烈,滬港深三地配置成為當時機構投資的熱潮。然而,春節後港股跟隨A股市場經歷了一波調整。從相關基金業績看,港股QDII基金和滬港深基金整體收益表現並不如預期那樣優秀。

  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今年以來港股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為-8.11%,超9成基金出現負收益。在港股QDII基金中,南方香港優選淨值增長率為7.7%,大幅跑贏業績比較基準,在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其也是春節後唯一賺錢的港股QDII基金。

  此外,滬港深基金的業績差異也不小。今年以來,多隻基金淨值漲幅超10%,廣發價值領先、浙商港股通中華、華寶滬港深中國增強等基金的淨值增長率分別達到18%、16%和11%。同時,也有一些基金淨值跌幅超15%,跌幅最大的甚至超過25%。

  以業績為抓手

  春節後港股投資的補漲邏輯並未應驗。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直言:“港股並不是低估值的掘金地。在港股市場中,機構比例更高,定價更加公平、透明,一些具備非常好成長性的優秀公司定價並不低。因此,一些指望在A股估值高企時去投港股的投資者並未收穫預期那樣豐厚的回報,甚至還遭遇了港股的回調。但也並非説港股就沒有投資價值,不少A股不具備的獨特標的存在於港股中,這些個股才是真正值得投資的,也是港股掘金的關鍵。”

  辰翔投資研究總監周胤傑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春節後港股的調整基本同步於A股的調整,互聯互通的滲透率較高,導致流動性變化引發的調整也比較同步,並且內地資金青睞的標的調整幅度更大。調整的原因主要是美國國債收益率上行引發的估值壓力,以及內地貨幣政策的邊際收縮預期。

  易方達恆生H股ETF基金經理成曦在一季報中表示,儘管一季度美債長端收益率快速上升影響了港股市場的資金偏好,但中國經濟復甦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才是決定港股中長期表現的核心要素。港股市場資金來源多樣,包括內地、國際、本地資金等,各地資金在長期的博弈中,也形成了以業績為錨的右側交易模式。

  看好長期投資價值

  展望今年後三個季度,周胤傑認為,需要關注A股和美股流動性對港股流動性的牽引,短期內負面影響已經反映較為充分,市場安全邊際已經具備。中期而言尤其是三季度,需要關注美國貨幣政策的回撤風險。

  成曦認為,中國經濟強勢復甦,週期類公司業績提升,港股迎來多重利好因素共振。所以,港股核心指數尤其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有望獲得業績推動,出現修復行情。

  “一季度南向資金持續流入,而隨着中概股的陸續迴歸,一方面,香港市場IPO的融資量有望繼續排名全球市場前列,另一方面,香港市場的新經濟行業佔比逐漸提高。資金對於香港市場的信心和偏好都有望繼續上升,港股尤其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成分股值得作為投資者配置的重要標的,而非短期交易標的。”成曦表示。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8 字。

轉載請註明: 收益不及預期 港股基金遭遇“倒春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