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享充電寶再現漲價潮
有媒體報道
部分商圈和醫院等場所充電要3-4元/小時
酒吧夜店高達10元/小時
而早期價格只要1元/小時
有用户未及時歸還充電寶
一天花掉99元
等於買了個充電寶
對於漲價
用過的用户都有切身體驗
隨便充個一兩小時
都得花費十來元甚至更貴
和當初商家大規模推廣時形成了鮮明對比
性價比嚴重降低
不少網友直言
“以後不用了”
澎湃評論 | @共享充電寶:韭菜好割也要注意姿勢
從資本的角度看,在商言商,投資人和品牌方不是做慈善的。而且,共享充電寶既不是公共必需品,也不是壟斷行業,市場競爭還算比較充分,因此定價高,也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是真實運營成本的一種反應。
這一點可以從相關企業公佈的招股書看出來。以怪獸充電為例,其營收從2019年的20.223億元,提升到2020年的28.09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但淨利潤和淨利率,都是大幅度下滑。説白了,如果不繼續提價,商家基本掙不到什麼錢。
然而,價格水位,必然是有一個用户接受度臨界點的。如果價格太高,那用户還不如自己攜帶充電寶。所以於商家而言,資本邏輯仍然得建立在用户接受的前提下。
商家冒着用户流失的風險,也要靠不斷漲價來維持利潤,本質上還是因為,共享充電寶現在的商業模式過於單一。
遙想當年,共享充電寶能夠大規模流行開來,無非是趁着共享經濟的風口,採用燒錢戰略來低價推廣獲客。不只是共享充電寶,像共享單車等,都是採取同樣的模式。
這就造成一個矛盾的局面,投資方燒掉的錢要補回來,還要有足夠的盈利空間,但靠低價吸引來的用户,未必會有很強的埋單意願。
因為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存疑,當年王思聰有個經典的共享充電寶賭局,認為共享充電寶不可能活下去。現在看來,共享充電寶依舊活着,並且一些品牌公司正謀劃上市,但這並不能説明王思聰賭輸了,也不能説明共享充電寶現在的商業模式取得了勝利。
因為從目前來看,共享充電寶的持續盈利能力,依舊是存疑的,至少和它現在的市場規模不成正比。而它又不是高粘性產品,在不斷漲價的盈利壓力下,用户流失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凸顯。
方便、便宜,可能是絕大多數用户使用共享充電寶的原因。所以,對於共享充電寶的投資和運營方來説,還是得在商業模式上有所突破。
韭菜好割,也要注意姿勢,連“茬”一起割了,無異於殺雞取卵、涸澤而漁。在產品缺少足夠用户忠誠度的前提下,不顧用户體驗,將漲價當成唯一的盈利路徑,用户就會用腳投票,最終影響的將是行業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