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2023年半年報披露結束,上市券商的上半年經營業績也悉數揭曉。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43家直接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合計2691.8億元,同比增長7.6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歸母淨利潤”)合計819.22億元,同比增長13.6%。整體來看,43家券商在上半年的營收淨利未現虧損,但也有部分機構如國泰君安的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海通證券等多家機構也出現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圍繞“活躍資本市場”監管已出台一系列政策,下半年上市券商的業績或相對更樂觀。
10家券商營收超百億
半年報正式收官。從A股43家直接上市券商的數據來看,2023年上半年,上述機構營業收入合計2691.8億元,同比增長7.64%。
其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廣發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10家券商的營業收入超百億,分別收入315億元、183.69億元、183.34億元、174.14億元、169.68億元、134.65億元、132.38億元、124.21億元、122.4億元、107.94億元。對比2022年上半年看,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機構數量並無變化。
增速方面,共有33家上市券商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中,天風證券在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1.6億元,同比大漲91.12%,為上半年增速最高的上市券商。同期,還有西南證券、財通證券的營業收入同比漲超50%,分別為14.72億元、34.75億元,同比分別漲66.71%、56.15%。
與此同時,也有方正證券、國信證券、山西證券、銀河證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紅塔證券、華林證券共10家券商的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而華林證券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幅度更超30%,為-30.47%,上半年營業收入4.7億元。具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華林證券的自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46.78%,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9.07%,財富管理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小幅下降6.47%。
針對營業收入下滑的情況,華林證券在半年報中指出,主要由於A股市場成交量同比小幅縮減,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小幅下滑;資本市場分化,公司自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投資銀行業務部分承銷保薦項目已完成過會等待發行,暫未確認收入。
多家頭部機構淨利潤下滑
2023年上半年,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歸母淨利潤,行業前三名依次為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其中行業“一哥”中信證券依然遙遙領先其餘機構。
從歸母淨利潤來看,43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819.22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有19家機構超10億元,但僅中信證券歸母淨利潤超百億,達113.06億元,延續斷崖式領先的趨勢。而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則分別以65.56億元、57.42億元的歸母淨利潤緊隨其後。
整體來看,有34家上市券商的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其中有天風證券、東方證券、東北證券、西南證券、長城證券5家券商的增速翻倍,依次為967.87%、193.72%、164.48%、137.08%、105.04%。不難看出,天風證券在上半年整體表現突出,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歸母淨利潤增速均排名首位,成上半年最大“黑馬”。此外,太平洋證券、中原證券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也實現扭虧為盈,分別為2.1億元、1.67億元。
在上述機構成功“翻身”的同時,卻也有部分機構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其中不乏頭部機構。半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有華林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紅塔證券、華安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7家券商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具體來看,華林證券在2023年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64.04%,海通證券的下滑幅度也達19.51%。此外,國泰君安、紅塔證券、華安證券的歸母淨利潤也同比下滑接近10%,分別為9.9%、9.61%、9.16%。
對於上述情況,紅塔證券在半年報中指出,由於資產配置的變化,資產質量得到了提升,營業收入結構也發生較大變化。受經紀、投行等中間業務的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以及子公司股權投資項目估值下降等因素影響,導致報告期內公司營收淨利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認為,部分頭部券商業績下滑的原因各不相同,如海通證券是因為資管和投行業務下滑,而國泰君安則是因為經紀和投行業務下滑,所以業務不理想的券商大致均集中於經紀、投行和資管三大業務主線上,但這些問題的根源還是與市場行情有關。
細分業務收入漲跌不一
具體業務看,證券經紀業務依然是各大券商第一大收入來源,不過上半年這一項數據並不亮眼,相關數據的下行或也成為拖累券商業績下滑的因素之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43家上市券商共實現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526.23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584.41億元同比下滑9.95%。此外,43家上市券商投資銀行手續費淨收入為237.61億元,較2022年同期260.18億元同比下滑8.67%。
而不同於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手續費淨收入明顯下滑情況,43家券商資管業務“吸金力”則較則2022年同期實現小幅提升。上半年,43家券商累計實現229.68億元的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同比增長2.82%。在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上,43家券商也同比漲跌不一,七成券商現同比下滑,但也有國泰君安、中泰證券同比增超200%。
在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看來,上半年受市場波動影響,多數上市券商在證券經紀業務的整體表現並不算好,相對而言,上市券商資產管理業務則有所增長,因此43家券商的業績分化也主要受此影響。“此外,各家券商對業務的轉型可能各有安排,對各項業務的依賴程度也各有不相同,一定程度上成為業績分化因素。”楊海平表示。
龔濤則直言,下一步,券商要發展壯大還得依託於深研政策,把握好新的發展機遇,“靠天吃飯”已時過境遷,打造一條適合自身的業務路線是發展壯大的核心路徑。例如,管理能力較強的券商可以走減員增效、網絡化經營、降低成本之路。而資管團隊能力較強的機構可以靠自營“賺錢養家”等。
楊海平也表示,目前,圍繞“活躍資本市場”,監管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對券商經營發展、提升業績提供了良好機遇,但也需要各家券商圍繞自身定位、發展戰略進行優化管理,推進業務創新。整體看好下半年上市券商業績。
對於未來發展計劃,申萬宏源表示,下半年將以全面註冊制改革為契機,積極推進改革轉型發展,持續提升輕資本業務競爭力、穩健發展重資本業務。此外,深化“研究+投資+投行”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結合主責主業,落實新發展理念,支持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海通證券也在半年報中指出,2023年下半年,將進一步整合公司資源,發揮公司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全方位、多層次推動企業對接資本市場。與此同時,公司下半年還將圍繞高質量的合規內控、科技運營、財資管理、集團化管理等體系建設,提升管理工作效能,護航公司高質量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媛 郝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