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的2020年,的確是全球汽車產業的“滑鐵盧”,之前有機構預測疫情導致全球汽車的銷售水平倒退十年。
隨着全球汽車產銷量數據的全部出爐,2020年度整個世界的汽車發展情況已經明瞭。近日,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OICA)統計了2020年全球汽車產銷輛和產能利用率的情況,2020年全球汽車銷售7797.12萬輛,同比下降13.77%。全球49個國家2020年總計生產汽車7762.16萬輛,同比下降15.79%。
從這個數據看,與2019年相比,世界汽車銷售減少1300萬輛、生產減少1500萬輛,產銷量數據與2011年相當,這也印證了年初機構預測:一年之間全球汽車倒退了將近10年。不過需要説明的是,這種倒退僅僅是數量和規模上的,在汽車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上,新能源、智能汽車卻出現新的蓬勃趨勢。
而在產能利用率上,因為產量出現約1500萬輛的鋭減,直接導致全球汽車產能利用率下降了約10%,不過一些國家的產能利用率高達140%,但也有部分國家的產能利用率低於40%。
中國地位再提升,北美、歐洲旗鼓相當
關於全球各大市場的銷量,其實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陸續披露出來。根據數據顯示,亞洲和大洋洲板塊成為世界的核心消費市場,佔世界總量的51.44%,其中中國一家就佔世界的32.46%,這是繼2017年首次突破31%之後的再次走高。
不難理解,隨着去年下半年中國疫情控制的得力,以及汽車消費需求的持續延伸,中國市場不僅遏制住了全球車市的繼續下滑,同時其佔全球市場的份額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中國市場在全球車市中的重要性再次得到發揮。
自2019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2010年中國以25%趕超歐洲,拿下全球汽車最大市場份額以來,中國汽車市場佔全球的份額一直持續上攀,特別是隨着全球車企加強對中國市場的深耕,這個數字還一直在持續增加。2020年中國市場汽車銷量達到2531萬輛,同比僅下滑1.88%,對比來看中國是比重最大的同時下滑最輕的區域市場,這也意味着2020年的疫情,中國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救世主”。
在亞洲,日本是單一銷量僅次於中國的國度,其2020年銷量達到約460萬輛,同比下滑了11.48%。印度市場的體量緊隨日本,2020年成為亞洲銷量下滑幅度最高的細分市場,特別是去年4月份,印度單月銷量為0。較為奇怪的是,排名印度之後的韓國,2020年銷量還奇蹟般地增長了6.17%,據瞭解,之所以韓國去年銷量實現增長得益於韓國政府針對汽車市場推出的個人消費税減免政策。
在全球份額佔比上,北美洲和歐洲其次,都佔全球的20%多一點,這兩個地區是汽車消費歷史最久遠的傳統市場。受2020年疫情影響,兩地銷量下滑幅度分別16.61%、20.18%。其中北美洲又主要以美國為主,市場份額達到18.54%,2020年該市場的總銷量為1445萬輛,同比下滑15%。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韓國2020年車市出現增長外,還有土耳其、埃及也出現了61.85%、28.82%的罕見增長,這三個國家成為去年全球主要汽車消費國家銷量增長的唯三市場。與之相對於的是,西班牙、南非、英國、墨西哥等國家銷量出現同比約3成的下滑,影響較大。
從產銷差額情況來看,美國、法國、意大利、英國等國家都是主要的汽車進口國,美國一年進口汽車560多萬輛,英國進口近100萬輛,法國和意大利兩國分別接近80萬輛。而其他歐洲和亞洲國家基本上都是汽車出口國,其中日本、墨西哥、韓國、西班牙等4國可以超過100萬輛,一年出口量分別達到340萬輛、220萬輛、160萬輛、120萬輛。
產能利用率降10%,中國處於中下水平
在全球車市產銷下滑的背景下,產能利用率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這是汽車行業一個比較重要的關注點。
產能利用率指實際生產能力到底有多少在運轉發揮生產作用,這是觀察一個企業、一個汽車市場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因為對製造企業來説,它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成本的高低,很顯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高,則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相對的低。
2020年全球汽車產業利用率僅為59.69%,降低約10%以上。歐洲汽車市場較為成熟,產能利用率基本上比較固定,利用率較高,基本上達到6-7成左右。
拆分來看,美國去年的產能利用率達到72.75%,低於墨西哥的83.54%,使得北美洲的產能利用率為74.27%,這個數字遠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歐洲整體市場的產能利用率為62.43%,不過歐洲的十多個國家的產能利用率參差不齊,比如烏茲別克斯坦(140.04%)、羅馬尼亞(104.31%)、葡萄牙(101.9%)的產能利用率全球最高,突破100%。
捷克(98.23%)、斯洛伐克(91.2%)、土耳其(83.76%)等國家的產能利用率也達到8-9成左右。但是傳統的老牌的汽車國家,如德國(58.7%)、瑞典(51.88%)、意大利(51.57%)、法國(41.77%)等歐洲國家,其產能利用率不僅低於歐洲水平,還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亞洲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其產能利用率也僅為56.95%,低於全球水平,其中韓國(74.58%)、伊朗(69.4%)、日本(67.81%)的產能利用率高於世界水平,而緊隨其後的印度(57.55%),產能利用率又高於亞洲水平。
中國(52.5%)在亞洲中,產能利用率相對處於中間地位,但是在全球的產能利用率排行榜中,又處於中間位置。巴基斯坦(45.49%)、馬來西亞(40.5%)、印尼(36.39%)等國產能利用率在亞洲墊底。特別是對中國而言,不難理解汽車競爭激烈,品牌多,淘汰激烈,加之新能源汽車投資火熱,產能利用率自然下降厲害。
非洲目前的汽車生產國主要是南非、摩洛哥、埃及,總量只佔全球0.93%。考慮到非洲汽車市場潛在的高增長速度,近年來,國際汽車集團已經開始在非洲布點生產工廠,未來這個區域的細分市場或將具備不錯的增長潛力。
其實不難發現,全球的汽車產能利用情況與國內各大車企的利用情況幾乎存在類似情況,只不過國內的情況比全球的情況更為糟糕一些。部分國內車企的產能利用率低於10%,拉響汽車產能過剩的警報,還有一些工廠處於停產、破產的地步。
毫無疑問,面對產能過剩應該做的是建立退出機制,讓無效產能逐漸出清。同時,要改變監管的理念、方式、主體、環節等,建立一個規範的產業准入門檻和現代的產業治理體系,讓一些優質的產能繼續進入,優勝劣汰,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