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財政政策是否保持2020年力度?重點支持哪些方面?減税降費還有哪些政策值得期待?對於市場關注的這三大關鍵點,專家預計2021年財政赤字率可能適當降低,專項債發行規模或收縮,但財政對科技創新、經濟結構優化、收入分配調整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仍會加強。減税降費應與税制改革更好結合。
保持適度支出強度
2020年,擴赤字、增專項債、發特別國債多管齊下,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發力保障了經濟恢復性增長。專家認為,2021年財政政策依然會保持積極取向,特殊時期措施如特別國債繼續發行的可能性較低。
2020年的財政赤字率目標定為3.6%以上,越過此前多年的所謂“3%紅線”;發行1萬億元特別國債,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大幅提升;專項債規模擴容至3.75萬億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展望2021年的財政政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因此,中央政府的赤字、債務仍需保持適當規模。不過,當前地方債規模大於中央債,不利於國家債務風險管控,地方債比重應適度降低,減輕地方壓力,也降低防控債務風險整體難度。應相應考慮擴大短期國債發行。
國金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邊泉水錶示,財政政策的積極取向依然保持不變,但預計不會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財政赤字率從2020年的3.6%以上降至3%以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也會降至3萬億元左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税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認為,要加強公開透明、風險可控的地方債融資機制;優化國債和地方債券品種結構和期限結構。
把錢花在刀刃上
2020年,財政政策有力保障了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的支出強度。在專家看來,2021年在重要領域,財政政策將加大支持力度,推出更多有針對性的政策。數據顯示,前11個月,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公共衞生支出增長了71%,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扶貧支出分別增長9.8%、9.5%、9.2%。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是要求更好地“把錢花在刀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表示,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進一步優化科技投入結構和支持方向,提高科技投入產出效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支持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國家實驗室建設。
李旭紅預計,財政政策還將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將考慮推行以普惠性為主的税費政策。在產業結構優化方面,將為企業提供更寬鬆的技術創新環境,防止區域性優惠政策過分突出。
結合税制改革減税降費
近年來,減税降費政策在助力企業輕裝前行、調節收入分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專家認為減税降費應與税制改革更好結合,保障財政收入可持續性。
今年以來,我國連續發佈減税降費措施,包含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的應急措施、幫扶受疫情影響較大困難行業的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等。據税務部門此前透露,2020年新推出的措施加上2019年大規模減税降費形成的翹尾減收,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2021年減税降費相關政策會突出結構性,以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結構調整為主。”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税制改革也將繼續。增值税、企業所得税和個人所得税等税種可能有進一步完善性的改革。
劉尚希認為,2021年減税降費要更多與税制改革相結合。其中,降費要更多與社保體制改革相結合,比如在繳費制度、領取標準、養老金全國統籌、個人賬户等方面予以進一步完善。減税也要結合税制改革加以推進。比如,增值税應減並檔次,向中間檔靠攏,為公平競爭創造條件。企業所得税制度也要進一步完善,適當在税率上做一些調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財政政策要“更可持續”。李旭紅説,從長遠看,税收仍是財政收入主要來源,只有持續優化税收營商環境、減税降費,放水養魚,帶來經濟的高效運行和可持續性增長,才能保障財政收入可持續性。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